再加上玩家自我思维的局限性,不同位阶的「全能领域」的限制,导致「大罗特征·无限蜕变」发挥出来的效果连九牛一毛、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我也不行,我还差得远。”
“我对「无限蜕变」的利用效率,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
孟弈不气不恼,有目标才有方向和动力,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好事。
万事求人不如靠己。
以自己的想法与手段加以改进,不断的进步、革新、迭代、优化,直至把这些统统「超越」即可!
“那么,展开吧!”
孟弈衣袂震动,「相由心生」显化的人之形体消散。
他腰间悬挂的阴阳鱼,恢复成了两座「13阶·原初世界观」的本相。
本该十分庞大的「多元世界」,在「14阶试验场」内部却毫不起眼。
唯有「世界观」的特殊性,和「原初特质」可圈可点。
真正的「无限」,哪怕是经过了无限次的分割也还是「无限」,怎么也比「多元」的档次要高。
“实际情况还是有差别的。”
孟弈站在高层次的视野,观察「14阶试验场」某一局部地区和自己的本质区别。
他以前方便区分定义的铁箱子包装「世界观壁垒」、鸡蛋壳「世界观中间层」、鸡蛋黄与鸡蛋清「多元宇宙」,很形象的分清了差距所在。
“基础起点有点低,叠杠杆撬动也撬不了多大的广域面。”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孟弈的杠杆手段距离「大罗」的差距很大。
既然短时间无法提升杠杆层次,那就把基础值往上升一升。
虽说这么做撬动的东西,跟「无限」的差距仍然是「无限」,但总比之前要强一些,也即所谓的「伪无限」称呼。
“先增加试试看。”
叠体量很容易,孟弈仗着「大罗特性·无限蜕变」和「十阶·全能领域」的双重叠加态,操控「13阶·原初无限真界世界观」开始了‘贪吃蛇’行为。
他用自己的「无中生有·无极衍生」,维持住原来的、以及新增的量级,持续进行「多元膨胀效应」的增强,在此基础上飞速拔升自身体量。
众所周知,从「0」到「1」是最难的过程,从「1」到「多」就会相对轻松不少。
孟弈消耗了不少时间,完成了从「1」到「2」的史诗级跃迁。
按照「纪元执政者·律」的标准,「2·多元」就是江湖人称的「超·多元」,意为开始超越「多元蜕变」。
体量的增强,也带动了孟弈「多元膨胀效应」的变强速度。
「现在·孟弈」的变强方式,是「过去·孟弈」的两倍速,也即双重「多元蜕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变强的速度慢了,就等于退步了。
孟弈能更轻松的秒杀「过去」的那个落后、衰退、止步不前的自己。
0.00000001秒的差距,也是「超越」与「停滞」无法逾越的差距。
……
“「大罗特征·诸界唯一」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得亏有「诸界唯一」,不然原初体、同位体、衍生体、平行体、过去体、未来体、现在体等「我」的吃鸡大逃杀,其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难怪大佬们铺就的体系划分,会把「诸界唯一」和「无限可能」放在最前面。
如若不然,谁的「现在」能抗得过「未来」?
“等等!”
孟弈发现了盲点。
「大罗特征」有六种,若是不走六种「大罗特征」的按部就班的捷径,跳出「大罗特征」通往「一切时空永恒自在」的路,换个方向又该如何?
比如说,抛弃「诸界唯一」和「一证永证」。
将「无限可能」「万界通行」「资讯传播」「无限蜕变」结合起来,走「太乙万生」的路子。
永远停留在「太乙」,把「太乙」永无止境的延展,不求「大罗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