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先斩后奏

一夜之间上京城就变了天。

宿宁侯全府上下除了仆人,都有一百三十七口。

这一百三十七口,凡是成年男性都有罪。

少部分女眷也承担着罪责。

但全府人都受到牵连是一定的。

锦衣卫在抓人之前,罪名已经定下了,证据也都固定了。

如果不是准备充分,周野也不敢贸然动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凡遗漏一个两个,让人家翻了身,周野就死定了。

当然,宿宁侯府的罪名,不全都是真的。

有些事是锦衣卫提前埋好的暗线,准备好证据,诬告的。

但周野审核过很多遍,至少保证宿宁侯府罪当其罚。

什么意思?

就是说,假如宿宁侯出卖情报导致前线溃败,本来就该抄家灭门。

周野给他添加的假罪状,绝对不会让他的刑罚更严重,反正都是抄家灭门。

为什么非要多此一举?

是为了争取舆论上的胜利!

宿宁侯是三朝元老,要说功劳绝对不少。

他年轻时镇守边疆,凭军功封侯,也是英雄人物。

就算后来把持朝政,欺凌幼主。

周野也当他是一代枭雄,不算什么。

毕竟谁手握权力也不会轻易放手!

但他出卖情报,致使前线溃败,死伤无数,也是真的。

他几个儿子,克扣军饷更是常态。

所以他该死。

而最该死的理由,还是他身处高位却和南庆暧昧不清。

他会成为阻碍北齐崛起的绊脚石。

周野知道,即使把宿宁侯的罪名都列出来,还是有人会拿他以前的功劳,为他脱罪。

这些人的目的不好说。

有人说为了给自己的未来提前铺垫。

有人是单纯地念着他的功绩。

还有人纯粹是人云亦云,被带动成为别人的工具。

所以周野把宿宁侯的罪名,仔细地丰富,扩充了一下,让他得罪各方面的人,减少他脱罪的机会。

比如宿宁侯有十八个小妾,这不是罪。

但其中有人为了不受牵连,反口说是被宿宁侯强抢的民女。

甚至家里还有老相好,硬生生被拆散。

这就是罪!

也不是重罪,但于普通百姓而言,就不容易被原谅。

因为他们会带入自身,怒不可遏。

再比如宿宁侯的儿子,克扣军饷,受害的是普通士兵。

军官们又不会缺了自己那一份!

但宿宁侯的儿子还卖官鬻爵。

军官们就受不了了,他们辛辛苦苦拼死拼活获得的位置,某公子喝了场花酒就送给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