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以笔划疆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2439 字 13天前

最新探报,乃蛮部已主动放弃哈拉和林,五万大军正日夜兼程,回师西向,直奔那大湖盆地而去。

此计甚毒,乃是阳谋,意在告知克烈部,若要那共主虚名,占据哈拉和林,便休想再得这漠北最富饶的龙兴根本之地!

眼下,尚不知那克烈部的梁洛瑶如何抉择,是要那共主名位,入驻空城,还是舍弃大义,追击乃蛮,争夺那实实在在的龙脉根基。”

安娜公主此时嫣然一笑,声音带着异域腔调,却分析得条理清晰:“如此说来,这一招确实厉害。

乃蛮表面放弃了共主地位,却攥住了最肥美的草场和根基。若我是那克烈女王,必会选择追击乃蛮,争夺这龙脉所在。用你们东方的话来说,便是‘慕虚名而处实祸,愚不可及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自与杨炯关系匪浅,言语间也少了许多顾忌。

杨炯听罢,默然片刻。

安娜生于西夷,长于权势争斗,于那“大义名分”之重,终究体会不深,更不解“箭射周天子”背后所能撬动的巨大力量与深远影响。

此乃文化根基之异,非言语可尽释,故他也不多言,只是将手指倏然下移,重点在地图上图勒河谷之处,朗声道:“此地,便是我所思之破局所在!”

众人目光齐聚,只见那图勒河谷位于肯特山(狼居胥山)以南,戈壁边缘,图勒河蜿蜒流过,在地图上并非十分起眼。

其其格仔细看了看,疑惑道:“这地方……我认得。历来是行商队、小部落临时驻足之地,水草算不得顶好,除了乃蛮部在此放养些战马,有个数千守军,并无哪个大部族在此常驻。此地……有何特异之处?”

杨炯见她不解,微微一笑,拉起其其格的手,用她的食指在那图勒河谷周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耐心释疑:“你不喜争霸,故看不出此地之紧要。你且将眼光放远,再看此处!”

他声音渐次提高,耐心解释,“其一,这图勒河谷,背倚肯特山险峻,南临戈壁为屏障,中有图勒河活水滋养,乃是漠北罕有的、能长期养马屯兵之宝地!兵马于此,补给无忧,即便寒冬亦能越冬,实乃骑兵根基所在!”

“其二,”杨炯手指在地图上纵横勾勒,“此地更是南北东西之交通锁钥!向北,可通北海(贝加尔湖);向南,能直抵阴山脚下,窥视中原北疆;向西,衔接杭爱山(燕然山)东麓,威胁哈拉和林侧背;向东,则辐射肯特山(狼居胥山)周边广袤牧场。称之为‘漠北十字路口’,‘四方咽喉’,绝不为过!

占据此地,可控扼方圆千里草场,对哈拉和林形成居高临下之战略优势,其形胜之处,不啻于漠北第二条龙脉!”

杨炯这一番剖析,如抽丝剥茧,将图勒河谷潜藏的战略价值赤裸裸展现出来。

帐中诸将,皆是知兵之人,初时尚觉寻常,越听越是心惊,待到“第二条龙脉”之言出口,无不悚然动容!

毛罡恍然大悟,击节赞道:“王爷慧眼!末将拜服!只是……”他略一迟疑,“此地四野平旷,无险可守,若敌人大举来攻,恐难久持啊!”

“问得好!”杨炯赞许地看了毛罡一眼,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鹰,声音斩钉截铁,“正因为无险可守,我才要助蔑儿乞部,于此地筑一座新城!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城!

有我大华、大辽在后方源源不断输送工匠、物资、给养,不出一年,此城必能屹立于图勒河畔!届时,漠北格局将彻底改写!”

言罢,他取过炭笔,在那羊皮地图上挥毫而画!

但见笔锋遒劲,一道粗线自图勒河谷向北延伸,依托肯特山、杭爱山势,将漠北分割;另一道则向南划出,控制戈壁边缘通道。

“以此新城为枢,大湖盆地虽富,乃蛮、克烈争之,是为第一极;哈拉和林虽名贵,然被困于中央,是为第二极;而我大华、大辽支持之图勒新城,扼守要冲,虎视四方,便是那第三极!三分漠北,鼎足之势可成!”

这一笔画下,真个是石破天惊,气吞万里如虎!

帐中霎时间静得落针可闻,唯有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可闻。

诸将看着地图上那两道仿佛具有生命力的墨线,仿佛亲眼见到一座巍峨巨城拔地而起,雄踞漠北腹心,控扼四方交通,昔日纵横驰骋、南下侵扰的草原铁骑,自此被牢牢锁在这三方制衡的格局之中!

耶律倍、毛罡、刘文典等辈,无不瞠目结舌,心中震撼无以复加。他们虽知杨炯胆略过人,智计百出,却万没想到其胸中竟有如此丘壑。

这已非一战一役之胜负,而是放眼百年,布局天下的帝王气魄。看向杨炯的眼神,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由衷的钦佩与折服。此等以笔划疆、谋定乾坤的气概,当真令人心驰神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