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顺昌逆亡的道理,严文则心忧北战

“将军为何答应如此之快啊!?”

“是啊将军,这徐扬籍兵卒遣散,我等还有什么啊!!”

深夜,广陵城外。

臧霸所部大营。

中军所在。

沾染酒气的吴敦、尹礼憋了一路,这刚随臧霸走进主帐,二人便情绪激动的看向臧霸质问起来。

臧霸表情淡漠,在道道注视下坐于主位。

“将军倒是说句话啊!”

见臧霸如此,尹礼紧皱眉头,“这不是数千兵卒,而是数万兵卒啊!当初我等从徐州进抵广陵,暂附在刘大耳麾下,就为了凝聚这数万兵卒,是耗费了多少心血啊!!”

“现在就因为严象轻飘飘的一言,要我等将这数万兵卒拱手相让,这今后啊,我等还何以立稳脚跟啊?!”

“是啊将军!”

吴敦紧随其后道:“若是数千兵卒就不说什么了,没了这帮兵卒,我等还要随曹…公子北上青州,去跟袁绍长子袁谭交锋。”

“是,公子率部驰援广陵郡,的确击败了来犯的江东所部不假,甚至其麾下悍将太史慈险些阵斩了孙伯符。”

“可将军不应该不清楚啊,公子一旦北上的话,除了携带黄忠、李术所部以外,余下的全都带不走啊!”

“这二将麾下将士才多少啊,满不到两万众啊,而公子麾下呢,现在除了麾下的天策卫以外,别的都增补到各处去了。”

“真统这点兵马北上,那想都不用多想,到时定会以我等为先驱与袁谭所部鏖战,没了徐扬籍兵卒在,我等拿什么与之去拼?靠老本吗?!”

“将军,他们说的没错。”

一直沉默的孙康,此刻上前道:“其实我等都很清楚,公子北上青州,为的就是想进一步增加威慑。”

“可您也知道啊,今下在青州那边,夏侯惇是统兵在此与袁谭所部交战的,夏侯惇的脾性怎样,您也知晓才是啊。”

“这天下谁不知道啊。”

见自家兄长讲这话,孙观紧随其后道:“公子之父贵为当朝司空,奉天子以令不臣,其麾下那帮文武,谁见了不毕恭毕敬啊,可人夏侯惇呢,敢直呼其表字啊。”

“末将都不用想下去,公子真的率部北上青州了,如果想压夏侯惇一头的话,肯定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才行。”

“这个战绩,必须是在青州的才行。”

“不叫脾性桀骜的夏侯惇亲眼瞧见,将军觉得夏侯惇会向公子低头吗?那多半是不现实的事情。”

“可真要如此的话,就公子统辖的诸军而言,肯定是要我等来打头阵,这样的话我部势必会折损严重啊!!”

其实透过吴敦、尹礼他们一行所言,不难看出在他们潜意识下,对于投效曹氏,归顺曹氏一事,已然在他们心底形成了。

这靠的就是先前曹昂迟迟不叫他们参战,而让黄忠、甘宁、太史慈、王威等将率部与来犯江东军鏖战,诸军各部的表现刺激到他们了。

而孙策所率江东军撤离,黄忠他们奉命出战追击,各将诸部的战场表现,就进一步的刺激到他们了。

但投效归投效,归顺归归顺吧。

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没有想过将麾下将士拱手相让一部分,毕竟他们经历的种种,跟别的文武不太一样。

手底下的兵,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陶谦麾下时是这样。

在吕布麾下时是这样。

在刘备麾下时是这样。

这种习惯已经形成记忆了。

现在到了曹昂麾下听命,他们下意识还是想这样做。

可现实却很残酷,残酷到吴敦他们起了应激反应。

“都说完了没有?”

在此等态势下,臧霸倚着凭几,看向吴敦一行道。

吴敦一行听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既然你们说完了,那接下来我来说。”

臧霸双眼微眯道:“归顺曹氏麾下,接受公子的调遣驱使,这件事,应该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吧?”

“或者更准确的来讲,我等皆没有选择了,对吧?”

吴敦他们沉默不言,但这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他们的确没有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