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身为蜀中势力的代表人物,其态度对刘璋而言至关重要。
黄权见刘璋望向自己,心中明了其意。
黄权略一迟疑,随即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恭喜主公受封国公,此乃益州之福也。”
黄权的语气平和,言辞简单,但态度已然明确。
……
正当此时,谯周也站出来说。
“某夜来观天,天象昭然,刘皇叔天命所归,应为天子。如今主公受封国公之爵,实乃益州之福,主公何须迟疑?”
刘璋听罢。
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随之消散。
刘璋知道,不管他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益州的群臣都已有决定。
于是,刘璋上前跪地,从法正手中,双手接过诏书。
大堂上。
益州的大小官员,随着刘璋一齐跪拜。
口称“万岁!”
这一声呼喝,昭示着益州从此,正式归属刘备所建立的新的大汉王朝。
昔日的益州牧刘璋,虽名义上仍掌权一方,实则已为刘备之臣。
……
刘璋受诏以后。
法正微微一笑,随即又取出一份诏书,朗声宣读。
这份诏书乃是对益州文武的封赏。
张松加封尚书令,刘巴为侍中,李严为镇东将军,张任为镇北将军,并征调四人入朝为官。
堂上众人,依据原有官职与功勋,皆得以升迁。
升官晋爵,谁人不愿?
益州群臣听罢,无不面露喜色,纷纷跪拜,再次齐声高呼“万岁!”。
唯有刘璋的神情,却在这一刻显得有些惊愕。
刘璋忽然意识到,与自己称臣相比,征调其手下重臣入朝,似乎更加难以接受。
然而,当刘璋转头看向张松、李严、张任三人时。
却发现他们皆喜形于色,显然对这份封赏极为满意。
即便是素来沉稳的刘巴,虽面色平静,却也接过了诏书,未有丝毫拒绝之意。
此情此景,刘璋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什么。
刘璋轻叹了一口气。
终于接受了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