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这边实行了“抵垒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港岛这边。
这些半土着人们,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只不过一般他们见到的偷渡过来的,都是非常低调的,也几乎不与人打招呼。
很少有像他们几个这么不做掩饰的。
是的,在很多人眼里,陈亮子和郑亮他们这些人的举动就是张扬不作掩饰。
当然了,哪怕郑亮他们几个知道了,估计也并不会放在心上的。
就这样,从东环中心街逛到街尾,几个人手里也是拿满了各种小吃和糖水。
武强他们几个,虽然经历不少,也算是心狠手辣的代名词了。
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才二十岁的年纪罢了,还是孩子心性。
再加上,内地物资贫乏,糖油都缺,他们这些小子,一来这边,看到了这种都是重油重糖的小吃和饮品,自然控制不住了。
从50年就开始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港岛,经受南洋传来的各种外来小吃饮品冲击,结合本土特色,也纷纷形成了颇为独特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吃和饮品。
例如现在武强手里拿着的鸡蛋仔,烘烤的焦黄酥脆,软糯香甜。
甜品更是受到港岛本地人甚至众多外来人口的追捧的。
例如杏仁牛奶茶,陈皮红豆沙,双皮奶芒果西米露,杨枝甘露等等,都已经成型,而且价格还不贵。
陈亮子和郑亮他俩年纪那怕稍微大一点,却也是抵抗不了这些诱惑的。
几人几乎都是喝了两种以上的甜饮,而像是本地的小吃,更是没有少吃。
水晶饺,牛肉肠粉,叉烧包等等,全都品尝了一遍。
是以,当他们吃着喝着,从街头走到街尾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受人关注。
从内地而来的这些偷渡者们,几乎都是个个穷苦,怎么会有人舍得这么大手笔的去消费呢。
街尾一家酒水吧里,几个染着黄毛绿毛的小年轻,注意到了陈亮子他们后,互相对视一眼,眼底更是藏不住的兴奋。
“阿辉,你们几个在这儿看着他们,我去里面跟栋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