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李世民决心变革

李世民在皇宫内殿召见了他的几位心腹大臣,他们都是唐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这些大臣们匆匆赶来,心中都揣测着皇帝陛下召集他们的目的。

待众人到齐后,李世民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召你们前来,是想与你们一同商议关于我大唐未来的一些决策。”他顿了顿,接着说:“朕认为,当前有几件事情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大臣们面面相觑,纷纷表示洗耳恭听。

李世民继续说道:“其一,私人土地买卖问题。朕决定严禁私人土地买卖,尤其是折冲府的军田,绝不容许有丝毫的买卖行为。若有违者,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皆视为违法。”

大臣们听后,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露出疑虑之色。

李世民见状,解释道:“军田乃是国家军备之根本,关乎我大唐的安危。若任由私人买卖,不仅会导致军田流失,士卒们没有了土地,那么他们必然会消极迎战,如果遇到有心人稍微煽动,那么我们大唐的军队还是大唐的军队吗?这些士卒必然会调转武器一起叛乱的。因此,此禁令必须严格执行。”

众人听后,皆表示理解和支持。

房玄龄道:“陛下想得十分深远,自从府兵制出现以来,均田制就跟府兵制相辅相成,一旦破坏了均田制,那就是动摇了大唐根基,这一点我赞成。”

长孙无忌道:“没错,虽然陛下即位以来都是法令宽仁,但是这条律法,我觉得要严,要苛刻,让大家都知道均田制是我大唐的红线,谁敢向军田伸手,那就是我大唐的死地。”

很快,各位大臣都表示同意。

接着,李世民又提到了另一个重要议题:“其二,朕准备颁发一道反垄断法。朕注意到,如今各大家族,他们在各种产业、知识还有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垄断,根据历来的教训,凡是一项行业被垄断了,必然会产生社会公平的问题,对社会,对朝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一旦所有的产业只被少数人把持,那么其他人还有活路吗?百信会因此暴乱。”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反垄断法的一些看法,包括对世家产业的监管、人才的公平竞争等方面。

房玄龄听后,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此反垄断法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一旦执行,朝廷势必与各大世家形成对立,如此,恐会引起大乱啊。”

马周却站出来,坚定地支持李世民的想法:“陛下,臣以为此反垄断法势在必行。臣出身寒门,深知大世家垄断社会财富、人才以及知识话语权的可怕之处,即使现在以科举取士,但是那些考科举的人,也基本上是大家族之人,寒门子弟少之又少,跟以前的推举制也只是换了方法而已。”

他虽言辞恳切,但是大臣们却深深的担忧。

李世民听了两人的意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两个决策都关系到大唐的未来,必须慎重考虑。

李世民点头赞同马周的说法:“马爱卿所言正是朕所想,科举也是需要改制的。”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汗都下来了。

房玄龄道:“陛下,如果还改科举的话,这个后果,臣担心。。”

李世民冷笑道:“担心走隋炀帝的老路?”

房玄龄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只是担心大家族反对,会对朝廷不利。”

李世民站起来道:“以前,处理朝政,你们参与朝政,也知道以前,朝廷的收益来自税收,而我们的税收主要是来自农税,而这个农税呢?大家族还是朝廷官员是不缴纳的,所有的税务全部压在百姓面前,这些年经过大家的治理,所幸税收还算可观。

贞观十六年,一年的税收2500万贯,不过最近几个月,你们也看到了,朝廷收入是多少?仅仅三个月,朝廷收入就增加了一千四百万贯,而且这个收入还不是那种一次性收入,是可持续性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朝廷要实行改制,根本不需要担心那些大族的掣肘。而且随着魏王,君邛的工部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收入还会成倍的增加。”

房玄龄感叹道:“是啊,工部这几个月的变化,的确让老臣大开眼界啊,老臣也算学富五车之人,可是从未见有如此增加朝廷财政的方式,说是开天辟地也不为过。”

李世民笑道:“是啊,别说你们,朕也想不到,长乐和君邛的大婚你们都参加了,他们那婚车你们发现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长孙无忌道:“臣发现那车比普通马车大很多?而且还有四个轮子。”

褚遂良道:“没错,以往马车都是两个轮子的,四个轮子,根本无法转向,现在看来那马车已经解决了转向问题了。”

李世民笑道:“当时朕看到那马车就想弄一辆了,坐在上面,看书,睡觉,吃饭什么的都可以,你们难道不想拥有一辆吗?”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一听,脸皮直跳,尼玛,你说着说着怎么突然打起广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纷纷笑着附和道:“自然想拥有。”

李世民道:“这就对了,你们想想,现在人人都想拥有这么一辆,这意味着什么?”

马周道:“意味着,四轮马车将全面淘汰两轮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