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营学

何歆能够在乐亭营执掌财政的大权,又主理商事在旁人看来已经是不可思议,如今再让她去传道授业解惑,那就更加惊世骇俗了。

于是又开口宽慰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圣又没说这三人当中绝对没有女子。”

“世间学问千万,歆亦大才,何必自缚手脚?天下未尝闻‘女先生者’,有之,便自乐亭始。”

“妾身倒是无所谓。”

何歆摊了摊手,耸了耸肩膀,随后打趣道:“但可不能白教,东家可要发月钱的。”

韩林哈哈大笑:“那是应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鼎看着正在思索的王徵和茅元仪两个人一眼,开口道:“办法是好办法,事也是好事儿,但大人有没有想过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如何招人入学?要知道半大小子就能为家里赚钱了,半大的闺女即便不嫁人,也可以做女红来补贴家用。诚如大人方才所说,能够读的起书的,十无一二,最主要的就是囿于这个钱字。”

韩林想了想,开口道:“这个也好办,一是军佃家中入学,两赋减半;二是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学金;三是按照其所学和阶段,完成学业后分配到各司,保证其无后顾之忧。”

“当然。”韩林挑了挑眉毛又道:“虽说有教无类,但也不是啥人都能进,你比如吴保保他那老爹,好几十岁的人了,你让他再来读书识字,那不是闹笑话么。”

“如若是六七岁的孩童娃娃,则优先启蒙;如若是半大小子闺女,则按照各科授予技能速成;各阶段学业完成后,可通过考试的方式,合格者可往下一阶段进行,不合格和不愿者,可入衙署做其能力及之事。”

其实韩林就是将后世的小学、技校以及各梯度教育照搬了过来,但是学时和教授课程他还没想好,这件事可以以后再说。

蔡鼎又微微冲使了一个眼色,韩林这才发现好像王徵和茅元仪这两个人很久都没说话了。

蔡鼎又清了一下嗓子,提示道:“国人最重师承,学问一道想要大成,非数十年之功不可,连匠人都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之说,如此半生心血怎能轻易交付于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