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可令王翦将军整兵备战,随时兵出武关,迎战楚军。”

王绾与冯去疾对视一眼,他缓缓缩回目光,把发言权交到冯去疾手里。

嬴政心中自有分寸,他想要听一听臣子们的提议,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做出最优方案,道:“王翦可以备战,另外让人通知韩安,在韩国征兵,随时准备前往齐国,迎回我秦国特使。”

王绾垂落着眼皮,眼观鼻,鼻观心,安然做一个状态外的人。

对于嬴政的话,他一丝一毫都不觉得奇怪,要是不管成蟜安危,随意用兵,那才是怪事。

天大的利益,嬴政也不会牺牲成蟜,王绾只是稳,而不是呆,这点他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既然丞相不说话,那么身为御史大夫的冯去疾,自然而然地又一次站到了最前面来,道:“请王上慎行!”

“雍丘处于要地,韩军前往齐国必经此处,而这里驻扎着秦齐韩三国的军队,想要让韩军从齐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

“臣以为,要让韩军顺利抵达齐国,首先要做的是送走这支齐军。”

小主,

咳咳。

王绾沉默了许久,想到了一个有些用处的主意,接着冯去疾的话,提出了第二套方案,说道:“雍丘四通八达,而韩国抵达齐国,也并非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冯去疾看了过来,他从王绾满是笑意,踏实靠谱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安静地等着王绾说出,来验证他内心的答案。

“遣使入魏,归还几座昔日占领,位于雍丘以南的城池,换一座在魏国北边的城池。”

“魏国若是始终坚持不让步,也可以暂时承诺他们,等秦齐完成盟约,便撤兵雍丘,并答应他们会要求齐军和韩军一起退出。”

冯去疾听的呼吸轻快,心情明媚,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头一次发现,王绾这个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地方。

而与这个发现相比,王绾的主意,才是现在的重点讨论对象。

他附和道:“秦国遵守承诺,撤出雍丘,齐国是盟国,而不是附庸;韩魏曾经朝秦暮楚,阳奉阴违,天下人人皆知。他们若是拒绝秦国要求,不撤兵雍丘,也与秦国无关。”

做总结的时候,冯去疾还有意无意地看了眼王绾,在二人目光交错的时候,他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王绾只能低头苦笑,这个时候,多说多错,他也不好解释什么。

正如公子所说,不论手段如何,一切为了秦国。

“此事交给你们,寡人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不得损害秦国利益,第二不能让士卒做毫无意义的牺牲,除此之外,只要不是全面开战,一切都听丞相安排。”

只是听了一遍,嬴政都没有仔细思考王绾的提议是否可行,便直接答应下来。

不仅如此,说完以后,他更是匆匆离开,留下一众臣子在殿内面面相觑。

冯去疾伸着脖子,看到嬴政的身影完全走出宫殿,稍微回了一些上半身,侧脸问道:“丞相,大王今天有些不对劲,会不会是公子的那封信?”

“你说万一公子有点什么事,我们该如何行事?”

“公子能有什么事?”

王绾依仗自身年迈,再加上无人可比的资历,他用力撑着冯去疾的肩膀,缓缓地站了起来,并故意做出一副颤颤巍巍,随时都有可能跌倒的样子。

冯去疾不明真假,却也知道王绾确实年迈,连忙把力气都集中在靠近王绾的那一侧,用力撑住对方,确保其不会出任何闪失。

同时,冯去疾随着王绾站起来,双手搀扶着跟在一侧,就像是个尊敬前辈的后生,只有那头半白的华发,诉说着他真实的年纪。

不如王绾年迈,却也不是正值青春。

冯劫看到这一幕,小跑着从后面迎了上来,站在王绾的另一侧,扶住了他。

王绾理所当然地抬手,让冯劫在另一侧托住他。

“公子若是出事,大王就不是匆忙,我们也不会这么悠闲,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需要两个人搀扶。”

王绾心如明镜,即便是不如当世人杰,多年的履历和经验积累,也让成为这个时代顶级的存在。

一句话点破冯去疾的担忧,后者后知后觉,他不过是当局者迷,没有跳出限制,这样一来,更显得王绾的格局大。

然而,冯去疾也并非愚钝之人。

“既然公子没有出事,那就只能是别人出事了,而这与我们那位公子必有关系。”

“倒是不用担心公子吃亏,我们就按照大王的吩咐,把事情做好。”

“可让贤侄与犬子一同前往杜侯府上,我,冯大人,还有诸位同僚,就把心思都用在公子身上。”

对于王绾的提议,冯去疾没有任何不满,只是扶着他缓步前行,并时不时点头回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