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这一世可以像个小透明一样闲云野鹤般度过这一生,没想到会有佛门圣子这一遭。

跟随四位大师初次来到佛门圣地,除了神圣,便被那种空悲寂寥的感觉包围。

七界极西之地,万丈须弥山撑起三十二重莲华天光。

山体通体流转鎏金梵文,每道褶皱皆由佛陀指骨化作玉髓矿脉,千年不散的祥云凝成八宝璎珞垂挂山腰。

主峰之巅矗立着七世佛陀金身像,高逾千丈的左手结无畏印俯瞰众生,右掌托起的无相莲台正是佛门祖庭所在。

莲台九重宝刹皆以金刚玄玉砌筑,檐角悬挂的六道轮回钟无风自鸣,每声钟响都似有八万四千条经文金龙破空游弋。

大雄殿前三千级青玉阶浸着历代高僧虹化时的骨舍利光,两侧古松虬枝间浮动着《楞严经》全文化作的萤火梵文,每片松针坠地都会在青石上叩出“卍”字印记。

八部天龙浮雕环绕的讲经坛上,八百比丘结跏趺坐于琉璃莲座,檀香随呼吸凝成实质化的《心经》字符。

戒律院深处,三百六十尊闭口罗汉像手持金刚杵镇守藏经阁,阁内悬浮的梵文经卷自动翻页时,竟有星辰碎屑从字缝间簌簌坠落。

昭启腕间佛珠来到此地后便泛起异样光华,每颗菩提子都映出前任圣子闭关的“寂灭洞天”虚影——那是在须弥山倒影中开辟的虚空禅室。

看到这一幕的昭启轻叹出声,他细细打量着这从未来过的地方,想来在宿命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禅室四壁镶嵌着八寒八热地狱熔铸的因果镜,地面铺满历代佛子剜目舍身时留下的天眼舍利,此刻正与主峰金身像掌心的“卍”字法印遥相呼应。

山脚琉璃海翻涌着七宝砂,每朵浪花绽开都是某位高僧的顿悟记忆。

自此,昭启便在此处住下了,佛门圣子的住处十分清幽,所享受的待遇也是极好的。

既入佛门,便要遵循这里的一切规矩,他亦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空”、“悲”、“禅”、“心”四位大师便是他在佛门最亲近的人。

每日,当暮鼓响起时,整座须弥山化作半透明状态,比丘们的诵经声便是唤醒昭启的晨起钟声。

他会在第七次钟波震荡心房时睁开双眼,指尖捏起莲花印,将佛经残卷收入紫檀经匣。

琉璃灯盏在药师佛金身前明明灭灭,映得他眉间朱砂忽如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