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戊戌变法,实乃光绪帝之满腔热血所驱也。彼时之中国,国势渐衰,民不聊生,光绪帝目睹此景,心如刀绞,焦虑万分。遂下定决心,欲效其先祖康熙、乾隆之伟绩,行一场惊天动地之改革,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帝遂召见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干志士仁人,倾听其高谈雄辩,详述变法图强之至理。康、梁等人,皆为饱学之士,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其言辞恳切,论述精辟,直令光绪帝心潮澎湃,难以自抑。帝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即拍案而起,决然道:“变法之事,势在必行!”
这一决定,可把慈禧老佛爷给气坏了。她没想到自己这个一向温顺如羊的侄子,竟然敢背着她搞这些小动作。慈禧老佛爷那叫一个气啊,就像是吃了火药似的,一蹦三尺高。她立刻下令,把光绪帝那些变法的大臣们都给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光绪帝呢,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变法梦一点点地破灭。
可光绪帝不甘心啊!他觉得自己是皇帝,是天下万民的君主,他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于是,他悄悄地和那些变法的大臣们联系,想要继续推行变法。可这事儿哪儿能瞒得过慈禧老佛爷的眼睛?她很快就察觉到了光绪帝的这些小动作,心里的火儿更大了。
1898年八月初四,夕阳西下,夜幕渐浓,北京城的街头巷尾已经被一片宁静所笼罩。然而,在颐和园通往紫禁城的道路上,却有一队人马疾驰而过,马蹄声如雷,扬起的尘土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队人马的核心人物,正是慈禧太后。只见她端坐在轿中,面色凝重,眉头紧蹙,似乎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她的身旁,侍从们神色紧张,不敢有丝毫怠慢,拼命驱赶着马匹,让轿子如飞一般向前狂奔。
终于,紫禁城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慈禧太后迫不及待地跳下轿子,脚步匆匆地直奔光绪皇帝的寝宫。她的步伐急促而坚定,仿佛后面有什么可怕的追兵在追赶一般。
到了寝宫门前,慈禧太后甚至来不及敲门,便猛地推开了房门。屋内,光绪皇帝正坐在书桌前,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吓了一跳。他惊愕地抬起头,看到慈禧太后那张愤怒的脸,不由得心中一紧。
慈禧太后站在门口,用手指着光绪皇帝的鼻子,怒不可遏地骂道:“我养了你二十多年,你这小子竟然听信那些小人的谗言,想要谋害我?你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她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震得窗户都似乎在微微颤抖。
光绪帝呢,此时正战战兢兢地站在慈禧太后跟前,他那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更是如同白纸一般,毫无血色。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微微颤抖着,仿佛风中的落叶一般,似乎随时都可能被一阵风给吹倒。
面对慈禧太后那威严的目光,光绪帝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他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惹怒了慈禧太后,招来更大的麻烦。
他心里头那个苦啊,简直比吃了黄连还要难受。他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莫名其妙地被慈禧太后扣上了这么大的一顶帽子,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呢?他想要解释,想要为自己辩解,可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一样,任凭他怎么努力,也发不出一点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光绪帝才终于鼓起了一些勇气,用比蚊子哼哼还要小的声音,结结巴巴地挤出了一句:“我……我真没那意思啊……”
慈禧一听这话,那火更大了。她恶狠狠地朝光绪唾了一口痰,那痰还带着风声呢。接着,她又开骂:“你个痴儿,要不是有我,你哪有今天?明天太阳升起来,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说完,慈禧一拍桌子,下令把光绪幽禁到西苑(就是现在的中南海瀛台),让他好好反省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