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了一阵之后。

女帝也大体知道了陈柳他们的情况,便说道,“既然你们缺钱,那你们就扩大购买量,白糖这东西在咱们大越的贵族之间,还是很有前途的。”

“陛下,您也知道,咱们在那边儿只是个细作,甚至为了保护对方,广宁刺史都没记录对方的名字,只有个代号,叫平安,寓意他能平安归来。”

“平安?倒是跟七里堡的李平安重名了呢?”女帝瞬间愣住。

一边儿的陈柳见状,连忙给女帝续杯,然后解释道,“这只是巧合罢了,一个在引导大康内乱,一个在想尽办法救济百姓,怎么可能是一个人。”

李平安的存在,在南越的传播度非常高。

女帝知道此人,一点也不稀奇。

因为他制作的杂面,在南岳很多百姓都在吃,甚至现在都流传到了升龙来。

女帝倒是不喜欢吃杂面,但是他喜欢吃饼干,并且建议军方大规模囤积,留作军粮。

前一段时间,李平安带领百姓开始打井的时候,南越朝廷也曾经派人想办法窃取过情报,但都失败了。

女帝虽然没有权利,但是对于这些事儿如数家珍。

他知道,李平安对于大越相当于一个梦魇一样的存在,所以她派出了手下,希望能跟他达成合作。

可惜手下去了大康之后,竟然连一封书信都没给自己回过。

这让女帝开始反思,自己身边儿的人是不是都会背叛自己。

比如说现在,一听对方说平安二字,女帝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李平安成功的策反了陈柳。

但是略作思索,便觉得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李平安虽然在大康的岭南道定南州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说到底也只是个没有什么正经官职的人,他收买自己这边儿的人,能有多大的意义?

“是朕多心了,不过广宁刺史和这位叫做平安的细作,倒是本事不小。广宁那边儿,朕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说他们模仿七里堡打水井,赈济百姓。”

“如今又不声不响的安插细作,到了大康,做出这么大的事情。”

沉吟了片刻之后,女帝开口再次说道,“我会安排人,加大对广宁这边儿商队的扶持力度!”

“甚至,我还能给这位叫做平安的细作,一个更好的身份。”

“比如说侯爵,甚至将来条件允许,公爵也不是不可以。”

一边儿的陈柳闻言,眼中不由地闪过了一丝欣喜之色。

他知道女帝喜欢糖,也猜到女帝看到糖会想到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知道细作的事情之后,会给予一定的封赏作为支持,但是没想到她给的支持力度会那么大。

陈柳赶忙笑着说道,“如果广宁刺史,还有叫做平安的细作知道,陛下对他们如此信赖,还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人家能为了我们大越潜入大康,而且做出如此多的成绩,意味着他现在所承担的风险肯定很高,我们不能只想着在他们身上获取多少好处,也要知道他们所承担的风险。”

“给予他们相应的回馈。”

女帝继续说道,“咱们大越的日子不好过,想要不断地进步,就必须万众一心,寒人心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可惜这么大的生意,朕的内帑里没有多少钱米可以支持,不然说什么也要跟着参一股。”

说着,还伸手拿起桌子上的白糖盒子,感觉很是精致,忍不住把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