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
在体能训练中,他总是以身作则,第一个完成高强度的训练项目。
在战术训练中,他耐心地给战士们讲解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进行模拟演练。
有一次,在模拟巷战的训练中,一个新战士因为紧张,没有按照预定的战术行动,导致整个小队的进攻受阻。
萧逸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把大家召集起来,重新讲解了一遍战术,然后再次进行演练。
在他的耐心指导下,那个新战士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和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随着训练的深入,萧逸发现,虽然战士们的战斗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时,应变能力还不够。
于是,他决定设置一些突发情况,来考验战士们的应变能力。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萧逸突然宣布:“前方发现大批日军,正向我们逼近,我们必须迅速转移。”
战士们听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有的负责收拾装备,有的负责警戒。
萧逸在一旁观察着大家的表现,发现有的战士在紧张的情况下,动作有些慌乱。
训练结束后,萧逸把大家集合起来,说道:“今天的训练,大家总体表现不错,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他又针对每个战士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指导。
战士们都认真地听着,把这些经验记在了心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逸带领的这个排,战斗力越来越强。
在一次巡逻任务中,他们遭遇了一小股日军。
萧逸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制定了作战计划。
他让一部分战士从正面吸引敌人的火力,另一部分战士从侧翼迂回包抄。
战斗打响后,战士们紧密配合,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
小主,
在萧逸的指挥下,他们很快就占据了上风,成功歼灭了这股日军。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排长,你太厉害了!要不是你指挥得好,我们哪能这么轻松地消灭敌人!”一个战士兴奋地说道。
萧逸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随着萧逸带领的排不断取得胜利,他们的名声也在营地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