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点了点头,这正是他反复强调工匠必须解决的难题。
随后他拿起一个头盔,轻点面罩上两道狭长的窥孔,接着解释道:“这些开孔经过二十三次修改,确保骑兵既能观察前方,两侧亦有观察孔,能防止箭矢斜射。
说着,他将头盔翻转,内侧密布的蜂巢状通风孔清晰可见。
“这些看似杂乱的孔洞,实则是工匠们用羊皮囊模拟呼吸,反复测算气流走向才确定的位置。
当骑兵疾驰时,风会从这些孔道灌入,带走体内热气。当然......”
秦臻将头盔扣在桌上,神色转为严肃,继续说道:“必须承认,再精妙的设计也无法消除重甲带来的桎梏。
闷热、气促、视野受限...... 这些都是铁浮屠必须承受的代价。
这便要靠士兵的意志,与平日严苛的操练来适应了。
让他们穿着甲胄吃饭、行军,甚至睡觉时也不解甲。唯有将甲胄的重量刻进血肉记忆,才能在战场上做到人甲合一。”
展示完铠甲后,秦臻引二人来到一旁的沙盘前。
他移开几处代表骊山主峰的木块泥塑,露出一张精心绘制、细节丰富的地形图。
秦臻的手指精准点在咸阳东侧的骊山山脉上,而后沿着一条隐秘的标记虚线,缓缓划向山脉后方约五十里处的一个毫不起眼的标记点。
“二位请看,这便是我为这支‘铁山营’和‘疾风营’选定的最终巢穴。”
随后,秦臻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骊山之后五十里,藏着一处天然峡谷,名叫‘虎跳涧’。
其地势隐蔽,三面皆是峭壁,唯有一条狭窄谷涧与外界相通,宽度仅容两骑并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谷内却是另一番天地,其腹地开阔平坦,有溪流贯穿其中,水源丰沛,草料富足,足可屯兵养马,自给自足。
秦臻顿了顿,继续道:“我已提前数月布局,遣可靠心腹借采石、行商之名,携带精干工匠分批潜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