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铁脊佝偻,赵丹薨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49 字 3个月前

他向前一步,逼近廉颇,眼神直刺老将眼底深处那无法掩饰的悲愤:“再说……”

赵偃的嘴角再次勾起那抹令人胆寒的弧度,声音压低,带着一种猫戏老鼠般的残忍:

“老将军戎马一生,以‘信义’二字立身,名震天下。想必不会忘了赵国青史之上,那段传为佳话的‘将相和’吧?”

他刻意将“将相和”三个字咬得又慢又重。

“当年,上卿蔺公为了顾全我赵国先祖武灵王、惠文王留下的江山大局,面对老将军的侮辱,尚能忍辱负重,引车避匿。

留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千古名言……”

他将廉颇一生最痛悔的污点与蔺相如的高义同时祭出,化为枷锁,狠狠套在廉颇的脖颈之上。

他停顿一下,注视着廉颇的双眼,继续阴沉道:

“如今,赵国再次面临强秦压境,存亡危急之秋,蔺公能为国之大义,忍一时之辱,成就千古佳话,保全国家元气。难道老将军,就不能为了咱们赵国的大局,为了这江山社稷的安危……为了这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赵偃的声音陡然转为冰冷刺骨的质问:“再忍一忍吗?”

这诛心之言,如同一把刀子,裹挟着廉颇自己的历史荣辱和蔺相如的千古高义,精准无比、恶毒万分地捅进了廉颇的心脏最深处。

闻言,廉颇浑身剧震,仿佛全身的精气神在这一刻被彻底抽空。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负荆请罪时,蔺相如那宽容而坚定的眼神,那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曾让他羞愧万分,也让他心甘情愿地收敛锋芒,与蔺相如并肩,共同支撑起赵国。

而此刻,这句承载着忠义、担当与家国情怀的圣人之言,竟被赵偃扭曲成禁锢忠良、逼迫他就范的冰冷锁链。

巨大的讽刺让他几乎窒息,一股腥甜涌上喉咙,又被廉颇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反驳,想怒吼,想斥责赵偃的卑鄙无耻,曲解先贤大义。

他甚至想拔出腰间佩剑,与他一同同归于尽。

然而,那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箴言,此刻却像无形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他的脖颈上,堵住了他所有宣泄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