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石桌论六国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97 字 1个月前

“喏!”

涉英躬身领命,声音干脆利落,随即转身,消失在庭院回廊的尽头。

庭院内再次恢复了寂静,秦臻却并未立刻返回暖阁,而是踱步到院中的石桌旁,撩袍坐下。

那封短短的情报,像一把钥匙,骤然拧开了他脑海中蓄势已久的战略洪闸。

他闭上眼,指尖摩挲着纸条边缘。

如今,嬴政已冠冕加身,乾坤独握,大秦君臣戮力同心,朝堂归于稳固高效的平静,国力蒸蒸日上,锋芒毕露,锐意东出之气已势不可挡。

河套、骊山、鬼谷……各处布局稳步推进。

一切都在昭示着,挥师东出、扫灭六国的时机,已然成熟。

史书所载的辉煌篇章,似乎早已注定秦军将摧枯拉朽,席卷六合。

然而,秦臻比任何史官都更清晰地知道,眼前这六个经历了数百年血火淬炼、能从无数弱小邦国中厮杀存续至今的对手,绝非史册上那寥寥几笔“势如破竹”所能概括的脆弱纸偶。

他们是百余颗曾经闪耀的星辰中,最终留存、光芒最盛的几颗。

其底蕴之深厚,抵抗之顽固,足以让任何雄心勃勃的征服者付出难以想象的惨痛代价。

楚国,其强大,在于那近乎无解的“大”,在于它融入骨髓的民族韧性与对故土的执念。

其疆域辽阔,山川连绵,江河纵横,湖泊密布。

即便秦军铁蹄踏破郢都,那也不过是撕开了这头古老巨兽厚重表皮的一道血口。

楚人会毫不犹豫地退,退入云梦大泽那氤氲弥漫、瘴疠丛生的水网迷宫之中,退入连绵千里、层峦叠嶂的荆山深处。

那里,有无数天然的堡垒,有深植于血脉、近乎顽固的楚地认同。

屈、景、昭等大族,项氏等将门,其根基深扎于这片土地,振臂一呼,便能聚起燎原星火。

秦军的战线将被这可怕的纵深无限拉长,补给线义亦是如此,随时可能被潜伏于水泽山林间的楚地豪强、隐匿的义军,甚至是愤怒的百姓轻易斩断。

征服楚地,绝非一战可定,必将是漫长、血腥、反复拉锯的战争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