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进入峡谷》a

湿润的空气仿若灵动的精灵,轻柔地拂过众人的面庞,使得大家精神为之一振,浑身舒畅,思维也变得异常敏捷。

马文庸的兴致瞬间被点燃,再度活跃起来,亮开嗓子唱起了山歌:“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你拿竹竿我拿桨,随你撑到哪条河……”那质朴而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悠悠回荡,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到了宁静祥和的田园水乡。

方才还阴云密布的天空,此刻渐渐放晴,阳光如同挣脱束缚的金色丝线,欢快地洒向大地,温柔地抚摸着每一个人,让人顿感周身暖意融融。可谁能料到,还没到中午,气温便陡然升高,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大家热得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纷纷想要褪去厚重的衣物。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班玛多吉身上,满是羡慕之色。因为他身着高原特有的服饰,一只袖子随意地垂落在外,宛如灵动的飘带。这套服装设计精妙,冷时将袖子穿上,便能抵御凛冽寒风;热时将其脱下,瞬间便能感受清凉舒爽,便捷又实用,巧妙地适应了高原变幻莫测的气候。

科考队沿着蜿蜒曲折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缓缓前行,从雅江峡谷边沿的峰顶俯瞰而下,一幅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直角形的小拐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峡谷嵌套着另一个峡谷的奇妙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大家一边仔细考察沿途的地质风貌、生态环境,一边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全力寻找寻宝探险队留下的蛛丝马迹。

下到峡谷间,两侧的崖壁上,一条条飞瀑如银河倒挂,从天际奔腾而下,气势磅礴。巨大的砾石被湍急的水流冲出沟口,横七竖八地堆积在江道之中,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摆放的巨型雕塑,堵塞了原本通畅的江道,让江水在巨石间汹涌激荡,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尽管面临着空气稀薄、行走艰难的巨大压力,常年生长在青藏高原的冰川水文专家班玛多吉、生物学家杰美青缘和门巴猎手斯南佳旺,却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优异体能。他们在队伍中忙前忙后,犹如不知疲倦的陀螺,不仅主动帮助队员们分担沉重的物品,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力所能及的事务,他们的热情与奉献,如同温暖的炉火,温暖着每一位队员的心。

河岸之下,急流裹挟着滚滚白浪,在深邃的峡谷中疯狂怒吼,仿佛是愤怒的猛兽在咆哮。浪涛夹带着众多的巨石沙砾,如脱缰的野马般奔腾急泻而下,那震天动地的吼声,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震得颤抖起来。

佳旺协助多吉,用力向江面投出彩色气球漂流物。经过一番精确测量,竟发现这里的江水流速在每秒16米以上!如此惊人的流速,让人不禁对这条奔腾的江河心生敬畏。

眼看任务完成,鹤云飞看了一眼超意手环,当机立断,下令离开大峡谷。队伍沿原路返回到存车的地点,开始沿318国道向卡钦冰川龙脉雪风的方向前。

大约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人们终于进到了卡钦冰川的腹地,鹤云飞决定,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进行休整,为接下来的行程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