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找到航标》a

暴雨如注,马文庸在风雨中大声说道:“在这原始世界里,天气变化快得让人措手不及,自然环境又如此恶劣,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天上打雷闪电。所以在中国古代有雷公、电母之说,龙山人也是一样。但他们的害怕似乎更强烈,我想这背后可能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陈苗苗接过话茬,面对镜头认真地分析道:“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崇拜。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不一会儿,雨渐渐停了,乌云慢慢散去,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人们又纷纷走出屋子,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量子无实通讯的成功,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苏春阳的科研之路,极大地激励着他筹备进行超时空实物投放试验。毕竟,投放实物与传递信息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仅仅是量子无实信号的传递,而后者则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时空有实物质传送,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上次的实验还历历在目,那些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让林院长难免心生担忧。他神色关切,带着一丝忧虑问道:“再次进行实验,会不会出现和上次一样的情况呢?”

苏春阳目光坚定,信心满满地回应道:“我相信可能会出现类似状况,但不必畏惧。我们充分听取了沈教授的宝贵意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重新改造。不仅成功缩小了设备的规模,使其更加精巧便携,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还加强了特殊原料的投放量,以确保实验的能量供应和反应条件。如今,我们不但能够顺利获得中微子反物质,还能将其稳稳地储存在特殊的装置中,为实验提供充足的备份,有力保障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苏春阳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底气,仿佛已经看到了实验成功的曙光。

沈星云微微颔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代量子力学早已证实,物质本质上都是能量的聚合体,聚则为物,散则为能。我很好奇,现在你们是如何做到反向操作的呢?”

沈星云对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他的问题总是切中要害,直指实验的关键核心。

苏春阳耐心地解释道:“你也清楚,在地球上,所有的运动若想更快地向前推进,都必须先向后蓄积力量,这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我们的实验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在成功获得中微子反物质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之后,将其向相反的方向释放。在这急剧的能量变化过程中,去寻找时空镜像节点,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寻找那座神秘的灯塔,指引我们通向时空穿越的彼岸。”

苏春阳的解释深入浅出,让大家对这个复杂的科学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