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水利肇始,困阻重重

工匠们举着刻有螺旋纹的夯杵跺地,震得河滩白碱腾起三尺烟尘。

不知谁先抛起沾着泥浆的幞头,顷刻间两百多顶幞头在空中划出螺旋轨迹,惊飞了栖在闸门上的白颈鸦。

巳时的日头爬上螺旋分水堰时,那个颤巍巍的荆钗老妇挤过欢呼人群。

她龟裂的指尖捏着串用螺壳串成的项链,突然跪倒在李明刚丈量过的田埂上。

新铺的螺旋引水砖渗出水珠,在她膝前汇成个歪斜的"田"字。

"大人..."老妇将螺壳项链按在李明掌心,混着河泥的指甲抠进他掌纹,"这螺是去年干死的田螺..."她凹陷的眼窝里忽然蓄满浊泪,倒映着李明银鱼袋上晃动的玉螺佩,"求您让它们活过来..."

李明弯腰扶起老人时,怀中的《四海同度量》铜尺滑落,正插进老妇筐里的蔫秧苗中。

尺面忽然蓝光流转,照见秧根上密布的盐霜——那是运盐河故道特有的碱土。

他心头一颤,想起昨夜在螺旋梯阁演算的脱盐方案。

未时的炊烟还未散尽,运河故道已架起三十架螺旋水车。

工匠头目攥着李明绘制的分水堰图纸,古铜色额头上沁出细密汗珠。

他腰间别着的传统鲁班尺突然滑落,与李明的新制铜尺交叠成十字,在夯土上投下诡异的螺旋阴影。

"这'流线型堰体'..."工匠头目用生满老茧的拇指摩挲图纸,指腹在墨迹上拖出条蜿蜒水痕,"怕是镇不住桃花汛。"他从工具箱掏出个布满螺旋凹槽的陶制分水鱼嘴,往图纸上一扣,"不如用前朝传下的分水法?"

李明刚要开口,远处突然传来闷响。

新筑的螺旋堰体崩开道裂痕,混着碎砖的浊流竟在河滩上冲出个逆时针漩涡。

工匠们纷纷举起传统夯具,铜镜阵列在日光下折射出迷离光斑,将李明的身影切割成碎片。

戌时的梆子声漫过工棚时,李明独自站在堆满传统治水典籍的柏木架前。

案头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河防通议》封面上,与书架缝隙漏下的月光交织成螺旋纹样。

忽然一阵穿堂风过,某卷泛黄的《螺旋分水经》自动摊开,露出页描画着蜂巢状堤坝的残图。

他伸手欲取,袖口却被个青铜螺旋钩挂住。

这钩子正勾着架蒙尘的元代治水工具——形似螺壳的疏浚铲、刻满逆螺旋纹的夯土锤、还有串用河蚌壳串成的量水仪。

窗外飘来工匠们打磨新制铜尺的声响,叮叮当当惊醒了蛰伏在《四海同度量》书脊上的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