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皇上,这海禁乃是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啊!”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这李明,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您可千万不能听信他的谗言啊!”
“皇上,这李明,分明就是想借着海防建设的名义,中饱私囊,您可千万不能上他的当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情激奋,反对的声音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李明站在大殿中央,面对着无数的质疑和指责,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这是他必须面对的挑战。
“皇上,臣以为,海防建设,势在必行!”李明朗声说道,“倭寇猖獗,海盗横行,大明的海疆,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我们再不加强海防,恐怕……恐怕会重蹈覆辙啊!”
李明的话,让朱元璋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知道,李明说的都是事实。
但是,他也知道,海防建设,耗资巨大,而且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李明,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但是,这海防建设,非同小可,朕需要慎重考虑。”朱元璋缓缓说道。
“皇上,时不我待啊!”李明急切地说道,“倭寇的铁甲船,已经在大明的海域横行无忌,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恐怕会酿成大祸啊!”
“李明,你休要危言耸听!”一位保守派大臣怒斥道,“我大明国力强盛,岂会怕那些小小的倭寇?”
“是啊,李明,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
李明看着这些冥顽不灵的保守派大臣,心中一阵悲凉。
他知道,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国家的安危。
“皇上,臣请您相信臣,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啊!”李明再次恳求道。
朱元璋看着李明,心中犹豫不决。
他既想加强海防,又担心引起朝廷的动荡。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理。海防建设,的确是当务之急。臣建议,可以先拨一部分银两,用于海防建设的试点工作。如果效果显着,再逐步扩大规模。”
这位大臣,是兵部尚书,名叫徐达。
他是朱元璋的心腹,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将领。
朱元璋听到徐达的话,眼前一亮。他觉得,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好,就依徐爱卿所言!”朱元璋当即拍板,“兵部立刻拨银五十万两,用于海防建设的试点工作。李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
李明闻言,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保守派大臣突然跳了出来,说道:“皇上,这五十万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臣以为,应该派一位可靠的大臣,监督李明使用这笔银子,以免他中饱私囊!”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朝堂之上,附和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元璋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他知道,这些保守派大臣,还是不放心李明。
“李明,你怎么说?”朱元璋看向李明。
李明坦然一笑,说道:“臣愿意接受任何人的监督!臣保证,这五十万两银子,每一分都会用在海防建设上!”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朱元璋说道,“朕就派……” 朱元璋的眼神,让李明心里咯噔一下。
这老朱,不会又反悔了吧?
他顺着朱元璋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太监匆匆忙忙地跑进大殿,跪倒在地,高声喊道:“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李明心里暗骂一声:“这老蒋,来的真不是时候!” 蒋瓛可是朱元璋的亲信,专门负责监视百官,这会儿突然出现,准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