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陀罗则面色阴沉,他意识到楚启明正击中了联盟的要害。
这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原来是一名占族士兵与蒙崔族士兵为了争夺水源发生了冲突。两人互不相让,甚至拔出了刀。因陀罗和崔浩虎脸色骤变,楚启明却暗自庆幸这意外的“助攻”。
崔浩虎起身,怒声喝道:“都给我住手!这是什么时候,还在这里内讧!”
那两名士兵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收起了武器。楚启明见状,说道:“两位首领,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却能引发冲突。若战争继续,这样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楚启明越说就觉得腰杆子越来越硬了。
因陀罗沉思片刻,说道:“你说有明路,到底是什么?”
楚启明见时机已到,说道:“朝廷并非要赶尽杀绝。只要停止叛乱,朝廷可以给两位首领一个官职,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管理族内事务,同时也会尊重各族的生活方式,不会过度干涉。而且,大理国商贸发达,与朝廷合作,高棉地区的贸易将更加繁荣,这对两族都有益处。占族的立足之本就是商贸之利吧。”
崔浩虎心中权衡着利弊,他看向因陀罗,等待他的回应。因陀罗心中也在挣扎,一方面是对权力的渴望,一方面是自身的安危和未来。他沉默良久,最终说道:“此事重大,我需与族中长老商议。”
楚启明知道,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他说道:“两位首领,时间紧迫,吴哥城的战火若能早日平息,对大家都好。我愿在此等候佳音。”
接下来的几天,楚启明留在营地,与因陀罗和崔浩虎频繁交谈。他详细阐述朝廷的诚意,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利弊。同时,他也留意着营地内的一举一动,发现占族和蒙崔族士兵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有时是因为分配物资不均,有时是因为语言和习俗的差异。
一连几天我都在御书房等着吴其平和楚启明送来的密信。与叛军的谈判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是过程依旧艰难。
我密信传给吴其平,让其配合楚启明加速瓦解两族的联盟。并告知吴其平,太子戴寿宁已经领兵三万南下了,蒲甘的一千人已经逃窜出境了。
接到我密信的吴其平立马派人告知了楚启明。楚启明也以此为契机再次的与两族首领谈判。
御书房内的我焦急的踱着步,我在等着谈判的结果。
“陛下,高棉的探子送来的密报。”高敬之有些失态的走进了御书房。
发现自己失态了的高敬之立马说道“陛下恕罪,臣失态了。”
我一把拿过高敬之手中的密信,看了起来。
看完后我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密信中说:叛军已经后撤三十里,吴哥城已经恢复了部分的生产。叛军之所以没有完全撤去,就是在等朝廷给的封赏。
我把密信递给了高敬之,高敬之看后说道“算是成了一半了。后续如何处置,请陛下吩咐。”
“传旨,五日后在秀山郡会见布农族、占族、蒙崔族三族首领。传令高棉总督吴其平,严密防控与蒲甘交界的边境,防止蒲甘生事。”我用手指轻轻的敲打着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