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又和他们聊了些学宫改进的方向,比如增加寒门子弟的入学名额,改革选拔标准,让真正有才华的人都能有机会进入朝廷。黄源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还插上两句,保证一定会好好落实。

最终我还是决定要对学宫进行整顿,不能让门阀家族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把控着朝政。

刘文海心领神会立马答应了下来。

我刚准备起身回宫,还没从凉亭离开,抬头一看,就瞧见了刚给学子上完课的张孝祥。他依旧穿着一身素净的长袍,手持书卷,儒雅的气质扑面而来。张孝祥见到我,立刻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动作娴熟又透着几分谦逊。

我心想,既然碰上了,不如就找他好好聊聊。于是,我笑着把张孝祥叫进了凉亭,然后随便找了个理由,把刘文海等人支开了。刘文海他们离开时,脸上虽带着疑惑,却也没多问,乖乖地退下了。

张孝祥看着刘文海他们离去的背影,似乎猜到了我要和他聊些什么,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微微低下头,嘴角扯出一丝略显尴尬的微笑,双手不自觉地捏紧了手中的书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瞧在眼里,为了缓和这略显紧绷的气氛,便先和他拉起了家常,笑着说道:“孝祥啊,我刚从南宋回来,你也跟着忙活了好一阵,要不要再多休息休息?可别累坏了自己。”

张孝祥抬起头,眼中带着感激,很是礼貌地回应着我。

接下来就是我问一句,他就答一句,声音平稳却稍显拘谨。我们聊了些旅途中的琐事,还有学宫里最近的情况,随着话题的不断变化,气氛渐渐轻松了些许。

我感觉预热得差不多了,便不再绕弯子了,“孝祥啊,我们认识多少年了啊?”

张孝祥微微一愣神似乎是在思考“陛下与草民认识快三十年了。”

“哈哈哈哈,快三十年了啊。我还记得苗刘叛乱之时,你闯进我的王府请我调兵勤王时的样子啊。”我笑着看向这个已经不再年轻的家伙。

张孝祥也没有回应只是陪着我一起笑了笑。

“我还记得你小子被家族胁迫还弹劾过我吧。”我佯装愠怒继续看向张孝祥。

张孝祥又是一愣,然后说道“草民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张家被秦家胁迫,草民只是一个棋子罢了。”

“无妨,无妨。孝祥你看我和你的缘分深不深?”我冷不丁的来了这么一句,让张孝祥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你看,你仕途真正的起步,是我举荐的你。你在南宋改革失败,遭奸人陷害,流放成都,差点被暗害,又是我救了你。你说缘分深不深?”我笑容和煦的说着。

张孝祥也只是依旧陪着笑了笑。

我见张孝祥一直不接招,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孝祥,你有没有想法来大理入朝为官?”这个问题一出口,张孝祥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了不少,像是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可他并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微微低下头,沉默不语,眼睛盯着地面,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我见他不说话,便轻声问道:“怎么了?是有什么顾虑吗?”

过了许久,张孝祥才缓缓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和坚定,说道:“陛下,承蒙您厚爱。只是在臣心中,始终有着一份忠义。就像王爷您当年一样。”

他这话一出,我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