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冷冷地看着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质问:“怎么,你想把学宫也烧了?”听到我这话,刘文海像是被一盆冷水浇醒,整个人一愣,脸上的激动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惶恐和懊悔。
“臣万死,陛下恕罪!”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里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看着跪倒在地的他,我心中一阵酸楚。他是我的老伙计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为了大理国的发展,都付出了太多。
我缓缓蹲下身子,扶起刘文海,语气也缓和了许多:“丞相先回吧。要是觉得心里烦闷,就领着学宫众人出去走一走,看看民间疾苦。百姓们的生活,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说完,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刘文海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我的背影,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出声。我心里明白,他也是为了大理国好,只是和我的想法有所不同。他看重张孝祥的才华,希望能留他一条生路,而我,不仅要考虑他的才华,还要顾及大理国的安稳和未来,这其中的艰难抉择,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呢?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幻听,我似乎听到了刘文海小声的嘀咕:他已经是一个皇帝了,不再是那个可以一起肆无忌惮的家伙了。
我稳了稳心神,继续朝着张孝祥的房间走去,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学宫的走廊安静得可怕,只有我与俞家兵的脚步声。
离张孝祥的房间还有几十步的距离时,那扇紧闭的门缓缓被打开。他从容淡定地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我,微微地笑了笑,那笑容里,有我读不懂的东西,然后恭敬地躬身行礼,唤道:“王爷您终于来了。”
他叫我王爷,这是在南宋时他对我的称呼。听到这两个字,我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了冰窖,我知道,他的心,或许早已回到了南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努力扯出一丝微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孝祥你还没用早饭吧,要不要吃一些。吃完陪朕喝一杯。” 我试图挽回些什么,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情谊。
张孝祥看着我,目光平静如水:“王爷,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待在这学宫了,也是我和王爷的最后一面了。我平时最爱在学宫的桂花树下发呆,王爷可否陪我席地而坐啊?” 他的语气很轻,却像一把重锤,敲在我的心上。
席地而坐,这让我想起在临安城的王府里,也曾有一棵桂花树,那时我和张孝祥、刘文海,在那桂花树下席地而坐,饮酒赋诗,何等畅快。可如今,时过境迁,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我有些僵硬地回答:“好。”
来到桂花树下,张孝祥盘腿而坐,神色悠闲,仿佛这不是一场决定生死的会面,而是一次平常的闲聊。
他突然朝着俞家兵说道:“俞统领,麻烦你弄些吃食来吧,要是能弄到以前王府吃的桂花糕就最好了,酒的话来一坛吧。” 他说得自然,像是在回忆一段美好的过往。
我看着他,说道:“皇贵妃昨日就给朕做了桂花糕,朕带了一些,家兵你去拿。” 俞家兵点头领命而去。看着俞家兵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接下来会听到些什么。
我还是没忍住,问道:“你真的决定要回去吗?” 这个问题,我在心里问了无数遍,却始终期待着他能给我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张孝祥听后,“哈哈哈哈” 大笑起来,那笑声在这安静的学宫里显得格外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