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完成祭天大典后,我便带着已经完成赈灾任务的李达文、杨景宇、楚启明回到了大理王都。

一路上,我心情愉悦,看着车窗外熟悉的风景,想着蒲甘终于平定,心中满是成就感。

同时也期盼着乌瑞鑫能尽快的让这片广袤且肥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回到王都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朝堂上一片庄严肃穆。群臣身着朝服,整齐站立。当我走上朝堂的那一刻,众人纷纷下跪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朝堂上回荡。

礼部尚书李达文率先出列,满脸笑容地说道:“陛下圣明,此次彻底降服蒲甘,我大理国疆土又得以扩大,整个东南半岛尽在我手,实乃我大理之福,万民之幸啊!”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眼中满是对我的敬仰。

我知道李达文这话是替我说的,那些朝堂之上说我穷兵黩武的家伙一个个脸色铁青,尤其是梅卫道。

我也知道李达文这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平民出身的李达文,也看到了梅家、黄家、洪家的崛起,所说官职不高,但门阀士族打压寒门学子的情况已经有发生了。李达文坚定的站在我这边,也是在为大理国的寒门学子们守住入仕的大门。

随后,太子戴寿宁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启禀父皇,吐蕃和天竺使者三日后到来,儿臣特来询问,用何规格接待?”太子如今主政越发成熟稳重,看着他的样子,我内心极为欣慰,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

我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吐蕃此次前来,想必是求和的。这个天竺嘛,之前一直未曾打过交道。至于接待规格,全部平等对待,以国礼待之。”我一边说着,一边扫视着群臣,眼神坚定而自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子领命后,脸上露出认真的神情,说道:“儿臣定当安排妥当,请父皇放心。”看着太子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事务,我知道,后继有人了。

三日后,阳光明媚,大理王都一片热闹景象。吐蕃的使团与天竺的使团先后踏入城门。城门口,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子戴寿宁与左丞相刘文海早早等候在那里,他们面带微笑,举止得体,尽显大国风范,负责招待这些贵客。

吐蕃的使者是赤德祖赞,我对他并不陌生,之前就打过交道,算是个老熟人了。而天竺的使者则是一个叫泰米尔的家伙。

两国使团的到来,让原本就繁华的大理王都变得更加熙熙攘攘,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这两个神秘国度的使者。

翌日,大殿之上庄严肃穆,金色的阳光透过琉璃瓦洒在地面,映照出一片辉煌。我高坐龙椅,看着下方站立的两位使者,心中既有对两国来意的好奇,也带着几分自信与从容。

两人先是恭敬地送上其君主手书的国书。我接过吐蕃的国书,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尚论大人,我们又见面了啊。”

赤德祖赞也微笑回应,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丝熟稔:“三月不见,陛下彻底降服蒲甘,当真可喜可贺啊。”

我半开玩笑地说道:“哦,可不知尚论大人是否真心来贺啊。”

赤德祖赞听后,仰头大笑:“哈哈哈,陛下多虑了。吐蕃的国书中写的很清楚,吐蕃愿意与大理结万事之好。还有我吐蕃的曲珍公主可还是陛下的淑妃啊。就是不知陛下何时赐淑妃娘娘一个皇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