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朝堂上的其他人,反应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活脱脱一幅生动的群像图。
左丞相刘文海、右丞相俞法晨,还有太师杨易文,这三位可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在这风风雨雨的朝堂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那定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听到任命,脸上跟戴了面具似的,一点儿波澜都没有,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稳得像三座大山。太师杨易文更绝,眼睛都没睁开过,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好像这朝堂上的事儿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可我心里清楚,他呀,心里跟明镜似的,啥都瞒不过他。
礼部尚书李达文和兵部尚书林墨,听到这任命,眼睛里瞬间就充满了诧异,两人跟商量好了似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刘文海。
那眼神里,疑惑和惊讶都快冒出来了,仿佛在说:“这洪志远到底是何方神圣啊?怎么突然就被任命为侍中了?难不成真是刘文海在背后捣鼓的?那南宋学子还真是刘文海的亲戚?”他俩那表情,就像看到变戏法似的,满满的好奇和探究。只是与林墨不同的是,李达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很快也淡然了。
户部尚书俞法仁先是瞅了瞅刘文海,接着马上把目光转向他三弟俞法晨。那眼神里带着询问,就盼着他三弟能给他个回应。可俞法晨跟没看见似的,半天都没搭理他。俞法仁没办法,只好耷拉着脑袋,默默地站在那儿,估计心里正琢磨着事儿呢。我看着他那无奈的样子,心里直发笑,这俞家兄弟之间,看来也藏着不少小秘密呢。
我的目光也在俞家两兄弟身上停留了很久,我心想不管是敲山震虎还是打草惊蛇,我都希望我最终要处理的那双黑手和俞家有关。希望俞法晨能把俞家晚辈们的屁股擦干净一些吧。
而得知自己要去上任善阐府的楚启明,那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怎么藏都藏不住。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整个人都洋溢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看来他等这一天,等了老久了。我看着他那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替他感到高兴,毕竟他是个有本事的人,这次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另一个侍中杨景宇则是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洪志远,就像在研究一件新奇的玩意儿。那眼神里带着审视,又有点好奇,估计是在琢磨这新搭档到底有多大能耐,能不能跟他一起把侍中的活儿干好。但更多的只是好奇他有什么本事,能让刘文海力荐。
最逗的就是梅卫道那群家伙了,他们心里不服气,又不敢直接站出来反对,就在大殿里小声嘀咕,跟一群嗡嗡叫的苍蝇似的。一个个脸拉得老长,就跟吃了黄连似的,苦不堪言,可又不敢吭声。他们那副敢怒不敢言的憋屈样儿,实在太滑稽了,我看着他们,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大朝会一结束,我就立马把高敬之召来了。看着他毕恭毕敬站在我面前的样子,我心里想着,这消息网可得好好利用起来。我板起脸,一脸严肃地对他说:“高敬之,朕让你查的事儿办得咋样了?朝臣们对洪志远的任命都有啥议论,一五一十都给朕报上来。”
高敬之赶紧低下头,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已经打探清楚了。礼部尚书李达文和兵部尚书林墨私下里一直在议论,他们觉得这洪志远来路不明,突然被任命为侍中,背后肯定有猫腻。传言洪志远是左丞相夫人的娘家人,所以两位尚书对左丞相如此行事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