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悬河注火【下】(第一卷终)

唯有檀香袅袅,漏刻滴答。

以及王弘业时不时面朝窗外,睁开的眼皮。

他这一生从未有过如此漫长的禅思。

恨不得明日便是十月底。

只是越是心急,时间仿佛过得越慢。

王弘业也知道这个道理。

待老幕僚在禅房外,低声禀报第一个五日已过;

他很快收敛心神,强迫自己进入深度禅思。

只是不知,圆和法师点的香是何方奇物,不仅愈闻愈觉清雅,连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模糊……

终于。

“刺史,十五日期满。”

老幕僚熟悉的报时声传入耳中。

闭关半月的王弘业,竟有些舍不得,从超然忘我的境界中脱出。

然门已推开,外界的喧嚣随海风扑面而来。

他知道,是时候踏上北行之路,去迎接属于自己的荣光了。

“太原晋阳王氏大房,王弘业。”

不必再立于偏殿;

不必再听若有似无的闲言碎语。

他将以嫡系之身立于朝堂。

仕途再无阻碍;

抱负得以施展。

这才是真正的清贵显要……

这才是独属于世家门阀的登高见佛!

王弘业心绪激荡,向三位僧人深深一拜后,立即赶往正厅。

几名州府官员正在商议事务,见刺史出关,连忙起身道贺。

王弘业大手一挥道:

“立即备置车架,本官要北上桂州,行人生大事!”

官员们正欲开口,忽听一道女声自帘后传来:

“夫君,黄县丞已为您备好车马,就在侧门外。”

王弘业回头望去,只见符云舒一身素雅,立于帘后,神情晦暗不明。

他心头顿生不快——

这卑微女子,岂能随他见晋阳长辈?

王弘业一语不发地越过符云舒,径直往侧门而去。

行至侧门,果见黄举天持长枪立于马车前,笑盈盈地拱手行礼:

“恭喜刺史,大变在即!”

王弘业自觉受佛法加持,极为意气风发,心态更是年轻些岁数。

他主动握住黄举天的双手,笑道:

“举天……你们都知道了?”

“是蒋老昨日告知我等,特为刺史准备保驾护航之事。”

——蒋是老幕僚的姓氏。

王弘业满意地点了点头。

见黄举天掀开车帘,他却摆手道:

“本官欲步行前往渡口。

“此去一别,恐难再回琼州,当多观此地风貌,以慰心怀。”

说着,他拍了拍黄举天的手背,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

“举天且安心。

“待本官于中枢立足,必不忘举天功绩。

“李德裕年事已高,退位之日不远……总有我辈大展宏图的时刻。”

黄举天眉梢一挑,笑意愈发深了几分:

“使君真不乘车?蒋老尚在车内恭候。”

话音刚落,老幕僚的声音从车帘后闷闷传来:

“使君,时辰已至,当启程矣。”

“这……”

王弘业略一迟疑,想到步行至渡口确实路途不近;

便改了主意,扶着黄举天的胳膊登上车架。

然而,他刚坐定,便注意到黄举天身后站着的,并非州兵,而是几十名澄迈县衙役。

衙役如何能护他平安北上?

王弘业当即沉下脸,语气严厉:

“举天,琼、崖、儋三州州兵何在?”

黄举天神色如常,拱手答道:

“回使君,岛上并无战事,州兵自然驻守兵营,未敢擅动。”

“放肆!”

王弘业怒道:

“既知本官需于十月十五日前抵达桂州,为何拖延?

“还不速去召集州兵!”

“举天惶恐。”

黄举天却忽然收起笑意,眉宇间满是困惑:

“敢问刺史,今日已是十月十四。

“从琼州至桂州,纵使快马加鞭,也需八日之程……

“您要如何在一日之内赶到?”

王弘业身形一晃,险些从车架上摔下。

还是后面的几个衙役眼疾手快,一把撑住了他。

“不,不可能……”

王弘业脸色煞白,声音颤抖:

“本官数着日子的,分明是十五天!分明是十五天!”

他猛地掀开车帘,却见老幕僚心口插着一把匕首,歪坐在榻上。

旁边,黄成精单手扶着尸体,冲他咧嘴一笑,施展口技,以老幕僚的声音说道:

“刺史,十五日期满啦!”

王弘业如遭雷击。

他跌跌撞撞地摔下车架,冲回禅房。

“你们三个和尚!告诉我,今日究竟是几号?”

乘奉与乘坲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当然是十月十四。

“刺史难道不知?”

王弘业如坠冰窟,连连摇头:

“不可能!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