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设立密折制度!

在卫霍那个世界,清朝的出现可以说是文明的一次后退,让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各种灿烂文化都一夜清空。但在加强皇权的制度建设上,清朝还是很有建树的。

其中有一项手段,便是密折制度,效果颇好。

具体就是皇帝给大臣一个个秘匣子,大臣密奏写好装封套再置匣内,匣外加铜锁,以盖御印黄纸封口,用黄包袱包裹。

钥匙皇帝和具奏者各一把,其他人无法打开。要是强行打开,有损坏封条的样子,那不管是谁,一查到底,杀无赦!

递送方面,各省总督、巡抚等一般派亲信僚属或家丁直送京城交奏事官。皇帝亲自拆阅、批复密奏,中间不经过任何其他人的手,也不走驿站。

这笔钱,等他们送信到了后,卫霍会给他们报销,省的他们花钱而后趁机盘剥百姓。

不要试图让官员自己掏钱,因为你让官员自己掏一分,他绝对从老百姓那掏一百倍!

而这密折制度的好处便是让信息完全的直达!使皇帝能直接获取信息,对全国事务进行更直接、有效的掌控,减少了大臣权力对皇权的分割,将更多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而且信息来源广泛,具折奏事官员来自不同地区和部门,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皇帝借此能广泛了解社会各层面的情况,获取更全面、真实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丰富依据。

身处高位,最怕的就是信息茧房。

好比眼下,江淮道上下一心,再加上控制驿站,立马就让卫霍对下面的情况隔绝,报上来的消息都是形势一片大好。

要不是卫霍亲自前来,还不知道江淮道居然被这群畜生祸害成了这个样子。

而一旦陷入信息茧房之中,被手下人不断地吹捧,很容易真以为自己成了高高在上的太阳,和老百姓彻底脱节。

最终造成的局面就是皇帝去视察,也根本不懂什么实际情况,只会指着一栋二层建筑,象征性的道:“二楼应该造在一楼上面。”

旁边一群大臣立马拿出纸笔记录,并且激动的喊道:“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要是皇帝去察觉士兵伙食,也只会象征性的说几句:“你们应该天天吃肉长身体!”

旁边一群大臣立马拿出纸笔记录,说我们确实天天给士卒吃肉,但实际上士卒从没看点过半点荤腥你也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