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所有人说你虚伪,但我只求问心无愧!》

“《建党伟业》在筹拍前后,经纪公司和演员主动加盟的电话就络绎不绝,先后总共有400多人表示了出演请求!”

“最终这部电影140分钟,共有170多位明星出演!”

韩三品拿着话筒,穿着依旧是他得布鞋和中山装,身子斜靠在那,侃侃而谈:“《建国大业》当初的投资是3142万元,大多数演员是义务演出!”

“而现在《建党伟业》则是遵循了市场化的规律,按照影片投资比例合理结算演员片酬,但其中更多是象征性的报酬!”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将来《建党伟业》被记住的不仅仅是它的内容、明星脸,更多的是《建党伟业》所代表的主旋律电影,在华夏电影商业化道路上的探索!”

陈瑾前些日子就已经收到了自己的片酬,10万元。

据说是网友的控诉,资方才给的这笔钱。

但其实没有一个参演的演员,把这种事放在心上,能演上这部电影,其实就已经代表了一种正确性。

“从营销上来看,目前这部电影的商业合作非常的乐观,合拍单位创下了具现电影史之最!”

“相关负责人表示制片单位40个,从商务合作的单位数量来看,也是《建国大业》的好几倍!”

“……”

韩三品说的都是《建党伟业》的一系列成就,总投资对比《建国》确实翻了一番,是7091万!

这中间不包括一系列的营销费用。

当然,跟其他影业营销天价来说,中影和《建党》的特殊性,好多单位都是友情价。

例如央视的合作,《诗词》的广告就收了500万。

而六公主更是全程负责转播,接下来每天还会播放《首映》这一档专栏,每天3遍,并且播放一个月。

关键一个月都没有重复的。

主要就是采访《建党伟业》的100多个明星,简直是……干(丧)得(心)漂(病)亮(狂)!

这一波宣发,也是没谁了。

纵观华夏电影史上,也只有这一部电影能够做到动用这么多单位帮忙推广。

中影确实是已经把宣发做到了极致。

“影片时间的跨度,是从1911年至1921年,通过“乱象纷纭”、“上下求索”、“热血青春”三个单元,讲述了那段历史!”

“我们电影人拍摄这部影片,是用自己的方式向党的生日献礼!”

韩三品说着,就把话筒递给了工作人员。

他的开场至此就结束了。

台上顿时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老韩上台到结束,他足足说了20多分钟,收视率不知道咋样,但讲的其实挺好的。

在陈瑾看来,除了最后一句之外,其余都是干货。

对比其他电影来说,这部片子拍的不算快,也没有偷工减料,哪怕一百多个明星,依旧协调的很好,在认真的拍摄这部作品。

“下面,有请《建党伟业》的主创们,集体登场!”

激昂的音乐声中,黄健新带着陈瑾等人,顿时走上了台,这时候又有一个站位的问题了。

韩三品直接把陈瑾拉到了最中间,原本他是准备站边上的。

“记住,你是男一号!”

韩三品背对着镜头在那说着,周闰发几个哪敢有任何的屁话。

这不是陈瑾的名气或者给预售带来什么帮助,而完全就是陈瑾的这个角色使然。

这角色不站C位站哪里?

李吣也占了个便宜,站在了陈瑾的身旁。

“陈瑾您好,我想问下,你演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持人开始了例行的问话。

而且也是从陈瑾开始问起,这也是首映礼导演的一个安排。

“首先,当然是压力!”

“压力其实很大,不仅来自观众对角色形象的高期待,更源于我对他精神内核的敬畏!”

“其实这几个月,对我的改变很大,甚至这种改变,是我一生的财富!”

陈瑾完全是脱稿的一种叙述,而且脸上的表情很是动容,也很真挚。

这些话,还真就是他的心里话。

让他彻底坚定走演员这条路,而不是成为一个明星,也是因为饰演了这个角色而定下的。

“我深入过角色的精神世界,去过实地探访,也研读了他的大量著作,更学习了方言和他的书法,逐步贴近角色的成长轨迹!”

“我失眠过,也崩溃过,但最终走到了现在!”

陈瑾昂起头,眼眸中好似在散发着光:“这些经历,让我的思想发生了质变,也为角色建立了心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