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殿门,便迅速翻身上马,扬起马鞭,驾驭着胯下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自家府邸疾驰而去。马蹄声响彻街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观望。
而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完成准备工作,早日踏上新的仕途征程。
礼部员外郎刘晔恭恭敬敬地跪地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及爱卿之才能与忠心,特封你为武陵太守,望卿能尽心竭力治理一方,造福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外,王凌和李恢二人将辅佐于你,至于他们的具体官职,待到任之后由你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夺。另朕封方鸣为都尉,并统领一万兵马随你一同赴任。”
刘晔听闻此旨,心中感激涕零,连忙叩头谢恩道:“微臣刘晔承蒙陛下厚爱与提携,此等隆恩,微臣没齿难忘!
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解难,哪怕粉身碎骨、万死不辞!臣也心甘情愿”。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说道:“爱卿快快平身吧。
事不宜迟,你也速速归家收拾行囊细软,即刻率领所属之人启程赶赴武陵上任,切不可延误了时机。”
刘晔再次叩首拜别皇帝,然后站起身来,迈着坚定而匆忙的步伐离开了皇宫。
他深知此番任命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充满信心能够不辱使命,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
启禀陛下!微臣负责管理的太学院如今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境,许多繁杂事务堆积如山,微臣实在难以应付。
恳请陛下能够施以援手,为微臣找寻一些得力之人来协助处理这些琐碎之事。
陛下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这并非难事。他缓声道:“爱卿不必担忧,朕自有办法解决此事。
你可前往文斗比试的每一场获胜名单之中,精心挑选出符合你要求的人才。这些人皆是经过层层选拔、才华出众之辈,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微臣闻言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道:“微臣谨遵圣谕!多谢陛下隆恩!待到这些人才上任之后,微臣定会及时将其姓名与任职情况上报给吏部,以确保所有流程皆有详细记录。”
陛下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蔡邕退下着手办理此事。蔡邕怀着满心感激退出宫殿,心中暗自思忖着一定要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尽快完成人员的选拔和调配工作,让太学院重新恢复往日的高效运作。
此时朝堂之上一片肃穆,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群臣,沉声道:“还有谁有事要奏的,赶紧速速报上来,朕今日一并解决。”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大臣跨步而出,恭敬地拱手施礼,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郑浑有事启奏。
近日来,我工部事务繁忙,但人力却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一些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
恳请陛下与吏部能够多多赐予人才于微臣,如此一来,微臣便能全心全意地处理各项公务和各项工程了。”
皇帝微微皱起眉头,看向站在底下的工部部尚书郑浑,问道:“这个朕也无法为你寻得啊!
陈瑀,你身为吏部尚书,对此事有何看法?”
陈瑀闻言,赶忙走出队列,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效仿当初建立招贤馆之法,设立一个专门用以招收高级工匠的机构。
而后向天下发布诏令,举办一场盛大的工匠大赛。届时,陛下可派遣锦衣卫前往各州郡以及周边诸国寻觅那些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
如此这般,或许方可化解当前工部缺少工匠这一难题。”
皇帝听后,略作思索,随即点了点头,朗声道:“甚好!那就依你所言去办吧。这件事情便交予你和郑浑共同负责执行。”
陈瑀与郑浑连忙跪地叩头谢恩,齐声应道:“微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不负陛下圣恩!”
郑浑啊,难道你忘记了吗?其实你完全可以前往太学院,向墨毅请求调拨一些人手过来帮忙呀!据我所知,他手底下的学生数量想必已经颇为可观了呢!
然而,陛下您有所不知啊!尽管如今工匠们的地位相较于以往确实有所提高,老百姓们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缺衣少食、生活艰难,即便如此,工匠这一职业在众人心中的地位仍旧十分低下。
微臣之前就已经亲自去过墨家主那里寻求援助了,可结果却并不乐观呐!
他手下的那些墨家子弟以及新招收的学生数量实在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