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何须誓言,君已陌路

考虑到女知青排的任务不是太重,只给了他们南房子的500垧地。

张海波是刚下到农机班的知青,业务不熟,连里决定把张海波放到女知青排去,剩下我们四个人,两人一组,一分为二。分别去一排和二班。今年的春播是场硬仗,连里决定在谷雨前。把咱们26连的2000多垧地全部播种进去,咱们农机班可不能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农机班的另外三个知青都知道郑大胡子,爱夸夸其谈,做事却又总是稀里糊涂,都没有把这大胡子的话当回事。嘻嘻哈哈,该吃还吃。该喝还喝。

张海波听了郑大胡子的话。心里有点紧张。

他知道到了该和东方晓晓见面的时候了。

一个多月的春播,早早晚晚的在一起劳动,躲是躲不掉的。

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张海波不知道和东方晓晓见面后第一句话该说什么!以后又该如何相处?

张海波自从出事以后,就没有以前那样的从容淡定。稍有点儿小事就挂在了脸上。

郑大胡子见张海波脸色不好看。不吃也不喝,端着个碗站坐在那儿发呆。

以为把他一个人放到女知青排思想上有压力,怕完不成任务。

便拍了拍张海波的肩膀说:

海波老弟,没事的!女知青排的任务不是太重,南房子的500垧地比较播种,晚上可以躺在车上睡一觉。不出意外的话,你们能提前一个星期完成任务,不像我们一排和二排,播种面积大,地域不好。工作最忙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车上打个盹儿,每年都有这么几天,这就是26连知青不愿意来我们农机班的原故。等忙完这个月,我们农机班的日子就好过了”。

张海波知道郑大胡子错解了他的意思,也没有去纠正,冲郑大胡子苦笑了一下,没有再言声。

第二天,张海波开着播种机早早的来到了南房子。

还是没有女知青来的早,他把播种机开进地里,发现早来的女知青,都忙着在做播种前的各项准备,分发籽种,整理农具。

他坐在高高的播种机上,在四处寻找着东方晓晓。

他看见了东方晓晓!

半年没见东方晓晓了,东方晓晓又黑又瘦。满脸的憔悴和沧桑。

穿着宽松的旧军装。

风风火火大喊大叫着在安排她手下的女知青。

和从前那个温柔漂亮,气质高雅的东方晓晓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张海波坐在车上,正愁着该如何下车和东方晓晓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副连长陈东临从副驾驶旁的门钻了进来。递给张海波一支烟说:

“海波,我领着几个男知青随你的播种机跑大田。东方晓晓领着女知青派人工抢种高堰上那几块荒地。刚开始我们都要紧张几天,过了这段时间就可以了。你不要有思想顾虑。

张海波听陈东临说东方晓晓不和他们在一起干活,他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既想和东方晓晓见面,又怕和东方晓晓见面。能躲东方晓晓一天是一天,至于以后见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他没有心情去想。

张海波驾驶的播种机是前苏联国营农场退下来的P49型播种机,支援给中国后又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服役了好几年。

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

可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近几年来开垦荒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各种农机都存在着短缺现象,尤其是播种机和收割机。因此,生产建设兵团各农垦师。都有几辆超龄服役的播种机和收割机,

农26连就摊上了这么一台。

这台超龄的苏制播种机,还给了驾驶经验不足的张海波使用。

也不知是张海波心里有事,使用不当,还是这台超龄播种机不堪如此重负,在大田里只轰鸣了两天就熄火了。

陈东临和张海波都着急了,两个人在车上捣鼓了半天,车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播种机没有修好,车上的电瓶的电眼看就要用完了。

就在他俩一筹莫展的时候,副指导员郑春领着几个男知青围了上来。

郑春以前在农机师的农机修理连,当过连长,对农机修理比较懂一些。

他撸起胳膊,挽起袖子,上了播种机,把陈东临和张海波替换了下来。

郑春在车上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还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最后爬下车来垂头丧气的说:

“电瓶能正常打火,就是车发动不起来,估计是油路堵塞了。现在只能把化油器和上下油管儿给拆下来清洗一下”。

说完后,郑春斜着眼瞅了下张海波,气势汹汹的说:

“张海波,车是你驾驶的,现在车坏在你手里,你难逃其责!你负责把化油器拆下来清洗一下,下午把车修好,我们替你瞒着连里,如果下午修不好,你晚上准备挨知青的批斗吧”。

张海波看了一眼郑春,没有言声,心里想:

我监狱都坐过了,还怕知青们批斗?

但是他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还是从工具箱里拿出了工具,把播种机上的化油器和连接化油器的上下油管儿给拆了下来。

小主,

回头再找郑春时,发现郑春正和两个男知青在树荫下,用石子玩老虎吃绵羊的游戏。

他的身边只剩下陈东临在不声不响的帮他。

张海波来北大荒一直从事的政工工作。对农机修理更是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