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车队都是分成好几波,早上拉一趟来江州,回去后,在天黑前还可以再拉一趟来,江州也设了车夫的留宿用餐之地。
规模越发庞大。
而镇上的陆宅,娘亲请了个管事去,但还是离不开大伯母的操持,虽然她识不得几个字,但管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还是挺有一套的。
什么偷奸耍滑,顺手牵羊的,都在她眼皮子底下讨不到好。
陆青瑶为二人斟了茶,“大哥大嫂,青石镇的那一摊子事情,多亏有你们操持着,我在这里以茶代酒敬你们。”
“弟妹,都是一家人,说啥呢……”柳玉娘见她忽然这般,有些不知所措。
连忙看着相公,她不知咋接话,还是让相公来说吧。
姜云虎看着眼前的弟妹,浑身的气度已不似从前,从前的她,总是刻意想融进村里。
故意藏拙。
或许……
现在才是她原本的样子吧。
现在的她,已经不单纯是她们的弟妹了,还是他们的东家,是整个青石镇的衣食父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会儿同她说话,都不似从前那般自在,好似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连忙接过茶,开口道:“弟妹如此说,可就折煞我们了。要说谢,还得我们谢你,多亏了你,我和你嫂嫂如今才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你为巧儿牵线保媒,她才能有这么好的归宿,我和你嫂嫂也没什么能力,只能尽自己所能,帮你看好青石镇的买卖,你可不要嫌弃才好……”
“就是,弟妹,你大哥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柳玉娘一个劲的点头,像小鸡啄米似的。
她拉起陆青瑶的手,“弟妹,嫂嫂此次前来,还想问你些事情……”
大伯母话音刚落,巧姐姐就红着脸,将手伸了过来,“淼淼,姐姐带你出去玩吧。”
姜淼淼其实是不想去的。
但大伯、大哥和二哥都出去了。
就知道大伯母和阿娘接下来要说的话题,是巧姐姐不想让他们听到的。
是关于什么呢?
姜淼淼有些好奇。
但还是跟着巧姐姐乖乖出去了。
反正她有啾啾,啾啾一会偷听了会告诉她的。
大伯母看着他们出去后,关了门。
说实话,陆青瑶和秀秀也有些好奇,总感觉是不是什么少儿不宜的。
然后就听见柳玉娘开口了,“弟妹,我……我来就是想问问你,巧儿的嫁妆该如何置办?”
这事,可愁死她了。
问了村里的叔婶们,都没什么参考价值。
因为巧儿同他们说过了砚书的家世,没说还好,一说吓一跳。
没说的话,他们就当孙掌柜只是青石镇一个小书肆的东家。
结果人是太傅大人的幕僚,曾经还是京官。
书香门第,家底深厚,砚书日后还极有可能当大官,巧儿嫁给他就是官夫人。
最关键的是砚书那孩子好的没话说。
也不知道,这等好事落到他们巧儿头上是好是坏。
她和相公一商量,就来了江州。
要问一问弟妹才能安心,“孙家来提亲,给了六百两的聘金,还将江州城的一间绸缎庄归入了巧儿名下……”
柳玉娘紧紧捏着帕子,既紧张又激动。
更多的却是愁。
“给了那么多聘礼,还给了铺子,也不知要给多少嫁妆?给多了给不起,给少了又怕人说是卖女儿,让巧儿嫁过去后被人瞧不起……”
“江州的宅子铺子我们估计买不起,弟妹,你说我们要不要买几亩地?”
柳玉娘将话同弟妹一股脑的说了,除了相公和弟妹,她也不知道要找谁去说。
但相公也不知道要如何筹办。
村里的娃儿娶媳妇,哪怕是如今日子好了,聘礼也没有超过八十两的。
六百两,还给了铺子。
她有些惶恐,不知道要如何给闺女准备嫁妆。
陆青瑶轻拍了拍她的手,出言安抚道:“嫂嫂,别紧张,你先告诉我,你和大哥现在能拿出多少嫁妆?”
原本是大好事一桩,怎的给这夫妻俩愁的……
她算过了,大哥一家每月的月钱,加上年底的分红,除去家里建房买地养仆人的,三年下来,一千两应该是能存下来的。
柳玉娘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嘀咕道:“除去家里的花销,还有办席面的,应该也能拿出来六百来两……”
“弟妹,你知晓砚书送的那绸缎铺子价值多少吗?”
“估摸着,岁入一两千吧。”陆青瑶怕吓到她,所以往低了说一些。
一两千。
“这么多!”柳玉娘张大了嘴,半晌都合不下来。
“是……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