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沿着街道穿过几条巷子,向钱塘城门的方向走去。

初夏的阳光透过街边高大的梧桐树,洒落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梧桐树的枝叶繁茂,微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偶尔飘落几片嫩绿的叶子,落在几人脚边。

街上随处可见提着书箱、身着青衫的士子,有的独自一人,低头匆匆前行,脚步轻快。

有三五结伴,手中拿着折扇轻摇,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向四周,眼中透着对杭州城的陌生与好奇。

路边的摊贩仍在吆喝,声音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和炊烟的味道,令人感到一阵热烈的市井气息。

杨辉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来往的士子,对于乡试竞争激烈,有了更深的实感。

“看来今年参加乡试的考生,有很多啊”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沉思,杨辉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木箱的提手,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表情。

孙文石闻言,耸了耸肩,一副很淡定的表情。

就在几人说话时,旁边走过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那老者背着行囊,步履蹒跚,却依旧满脸坚毅。

想来也是参加乡试的。

看到那花白的老人,孙文石不禁调侃道:

“乡试三年一科,多少人等这一回?说不定咱们三年后还会遇到他们。”

林向安听后,也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神色。

这孙文石这心态真不错,清醒而放松。

一行人一路交谈着,穿过熙攘的人群,不多时,昭庆寺的朱漆山门便赫然出现在视野中。

寺门高大庄重,红漆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两旁立着一对威严的石狮,狮身雕刻细腻,目光炯炯,透着一股肃穆。

门楣上方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昭庆禅寺”四个大字。

字迹遒劲有力,笔锋间透着古朴厚重之感,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门口香客络绎不绝,有的提着香烛,有的双手合十,低声祈愿。

几个身着灰袍的僧人站在门边,手持木鱼或香炉,正在接待来往的信众。

香烟袅袅升起,与微风交织,带来一阵淡淡的檀香气息。

林向安几人刚踏入寺内,脚下的青石板路微微凹陷,透着岁月的痕迹,便有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小和尚迎上前来。

小和尚身形瘦小,脸上挂着清秀的笑意,双手合十,微微一礼,声音清脆道:

“几位施主可是来上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