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许柴佬面圣

第二百五十 章 许柴佬面圣

“老天爷给我们浙江人的应许之地”

“若不收下来,我难以按年一年三手的肥沃土壤那帮海外的蛮夷,他们种的明白吗?”

此话一出,台下的难民群情激愤。

若是论对土地的了解,恐怕在这个地球是地球之上,并没有谁能超过中华民族,更何况一年三熟,听着就能蕴藏着发家致富的大机会。

“如今我等已经在旅宋总督的邀请之下,将各位聚集起来就是为了开发那些肥沃的土地,绝对不能让这些土地白白荒废在蛮夷之手”

“接下来有请旅宋总督许柴佬许督都,上来发言”

只见一身形魁梧的壮汉走上台来。

“各位,咱许柴佬,几百年前也是脚下这块土地生长的土着”

“只不过当年金兵南下,我等民众流离失所,我家的老祖先不愿意在这大地之上遭受折磨迫害,所以出海到了旅宋岛”

“如今在那里几百年拼搏下来也算颇有家资,也收拢了很大的土地大概上百万亩吧”

“但是因为人手不足还远远,不能把这几百万亩的荒地全部开发为良田,所以这就需要各位老乡出海协助”

“咱们利润五五开,因为一年三熟,可以保证各位的生活获得不会比之前差的,甚至我们还可以种植土豆番茄这些高产猪让我们吃得更饱更好”

“闲话不要再说,欢迎各位积极带着亲眷跟我一同下南洋”

在这一番鼓动之下,第1批还是有进5 ,6万人选择下南洋。

剩下的要么是因为身体原因故土难离,要么就干作业是那些尚未成家的女性选择进入纺织工厂,以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天。

当然大多数还是因为养桑,采桑也需要人,就没有听从所谓的一年三熟的忽悠。

毕竟他们对这所谓一年三熟的土地也并不太相信更何况开发好累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难民,因为有工匠技术在身,被朝廷征召,负责修筑堤坝。

也因为堤坝被摧毁了铁弦上书朝廷建议直接采用水泥钢筋来修建新的沿岸堤坝,如此来提高堤坝的坚持强度,不至于如此轻松就被火药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