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庶常馆

第476章 庶常馆

去年秋闱,孙清源成功中举,有了和王长博一起参加今年春闱的资格。

不知是不是好朋友一起读书,可以相互督促,相互较劲,已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的春闱,孙清源和王长博全都榜上有名。

像王长博这种科考两次就中榜的,在天下读书人中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孙清源竟然一次就中了……

就连洛小苒得知此事的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暗叹一句“孙清源妖孽”!

登科的士子,除了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被直接分配进翰林院,授予官职。

剩下的二甲、三甲进士,都需要通过朝考,成绩优秀者才能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继续精进学问。

孙清源和王长博如今就作为庶吉士,每日到庶常馆学习深造,偶尔也承担一些协助修书修史,或者起草诏书、敕书的任务。

翰林院的南边,正阳门以东,玉河以西就是庶常馆所在,孙清源和王长博结伴走在路上,步履匆匆。

“虽说朝廷会给庶吉士发放补助,但白鹿书院那几位出身贫寒的同窗,凭此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赁房子和平日的吃喝就把补助消耗的差不多了,以后逢年过节的各种应酬,开销只大不小,有的还需要养家糊口,真是捉襟见肘!”

“这些人最后,要么难以融入官场,要么只能便宜京都那些放印子钱的!”

虽然现在是赶着上课的当口,说这些话很是耽误工夫,要是真的迟到,可就大事不妙了。

但想起出门时遇见的那事,王长博还是不合时宜地开了口,闻言的孙清源,浓眉也不由紧紧蹙起,心中复杂异常。

京都繁华,物价高昂,王长博虽说家底丰厚,但初涉仕途,打点疏通都需要银子,因此在自身的开销上并不大手大脚。

加之有心和孙清源待在一处,他便和孙清源合伙赁了一处房子,平日里同吃同住,探讨学问,也算怡然自得。

不曾想,两人今早刚要出门来翰林院,就在门口遇见一位苦等许久的同窗妻子。

那位同窗名叫刘昂,上有眼盲的老母,下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儿,家中光景很是难熬。

朝廷发放的补助,供他一人生活还算绰绰有余,可要养全家,那就很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