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婚前夕

古代大婚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四道流程后便是请期,即确定成亲的黄道吉日。

三年前,陈稷和天启帝约定了与洛小苒成亲的大致月份,但具体的日子并未定下。

他回京的两个月,已将前四道流程走完,期间还抽空监理了科举舞弊案,实在是能者多劳。

聘礼除了陈稷自己准备的外,天启帝还有诸多赏赐,一并抬到了安王府。

看着库房都快装不下的聘礼,洛小苒十分发愁。

京都不是久留之地,离开的时候,这些东西可怎么处置?

还有大婚时的百官贺礼,其中一定也有不少好东西,要是和聘礼一起变现,给北境军做军饷就好了。

听到洛小苒念叨此事的卫安,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我的王妃呀!

现在全京都的女子,出阁的、未出阁的,十二岁的、三十二岁的,百姓之家的、官宦之家的,谁人不羡慕你绵延了整整三条街的聘礼啊!

可这些女子谁都不会想到,她们深深羡慕的那个人,竟然在盘算着将这些聘礼换算成金银给北境军当军饷。

对此,卫安只能说:

王妃,北境军有你,是他们天大的福气!

哦不!是咱们整个北境有你,是北境天大的福气!

这两年,王妃赚到的银子全都给了北境军,加之互市运行平稳,边疆没有战事,北境军已经不需北境百姓们供养了!

洛小苒也不想这么斤斤计较,但当她看到百姓们卸下一份担子后,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眼中闪耀的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她就特想在京都劫几个贪官,换了钱去接济他们。

真的,来到这个草淡的时代后,洛小苒才深刻感受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是夸张,而是写实。

“平民百姓,命贱如草”,这句某些达官显贵时常挂在口头上的话,也非常贴合现实。

权贵们随手赏给下人的几两银子,便可以是一个普通五口之家几年的花销。

一座国公府一年的开销可达数万两,而一个只靠种地为生的农户,全家一年能收入三两银子就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