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亲情与友情

离开临市返回九原的火车上,父女俩默默地坐着不愿多说一句话。小美觉得,只有单独陪在父亲身边时,他身上那种强烈的伤感氛围才会更加的浓烈。就在父亲掩面大哭的那一刻,小美也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人生无常,每次亲人的离去,都会给生者留下长长的伤痛。这样的痛,或许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慢慢治愈吧。

尽管临市的一切在小美的记忆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一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段仍然记在心里。算上最后这次,小美总共只去过姑姑家三回。她记得,姑姑家最早是住在一个农场里的。她家那个院落被篱笆围绕起来,正面有三间房屋。布局与她姨婆家有点相似,只是面积大了一倍。烧水做饭的方式与姨婆家一样,都是使用大锅大灶。姑姑家的灶台给小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有一次她帮着姑姑烧火煮饭,在往灶坑里添干柴时,突然里面窜出一大股火苗,烧掉了她大半的眉毛,幸好姑姑及时发现把她拉开,这才避免了毁容的后果。假期快要结束时,她的眉毛还没有完全长出来。为了遮掩,她不得不戴上毛线帽子才出门。那时的她也不记得具体多久不用戴帽子的。这些都在她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一些片段仍然清晰记得。

姑姑家有四个孩子,表姐、表妹和两个表弟。每个人长得都很好看。表姐林与小美的二姐年纪相仿,性格开朗、大气,说话办事也大大咧咧的,小美觉得与表姐在一起很有亲人的感觉。表妹则娇弱了一些,肤色和性格都随了姑姑,人很文静,又不爱说话,不过气色比她妈妈要红润些,两个表弟也很好看,尤其是小表弟,大大的眼睛,配上长长的睫毛,皮肤白白嫩嫩,非常招人喜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美姑姑离开时,小表弟还不到十岁。小美不知姑父是如何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的,因为她离家最早,与亲戚间的联系几乎没有,他们的情况也全靠回家时从母亲嘴里得知。听母亲说表妹和两个表弟发展得很不错,都在机关工作。关于表姐的情况,小美知道的不多,留在脑海里的,还是那个泼辣能干的秀美姑娘,与她二姐有几分相似。

半个月后,小美姑父那里终于有了回音。他还真有个远亲在阳县下面的一个公社当书记,如果三侄女想要去那里插队,他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小美父母非常高兴,因为阳县离九原不到六十公里,坐长途车两小时左右就能到那里,也算得上离家很近便了。

小美的父母也没有征求三女儿的意见,很快就决定送她去那里插队。第二天,小美父亲就赶紧拍了封电报让孩子姑父帮忙尽快联系好。一个月后,方小美下乡的一切事宜便都安排妥当了。

“你爸妈真的要送你去阳县插队?”

已经进入学校补习班的李士林有一天下午又来到了小美家里,两人坐在院里的凳子上闲聊起来。小美早已不再生他的气了,她觉得以他的性格能够做出那天的事情已经很难得了。而且他那天晚上还带着自己的父母去王老师家打探情况,就是不知回家后挨没挨他家里的训斥。

“你那天回去的那么晚,没挨你爸妈训吧?”小美还是忍不住问了他这个问题。

“没。。。没有的事。”李士林也没想到小美会问到这个问题,有些慌乱地回应道。其实那天晚上他到家时已经快十点钟了,而且他之前也并没有托什么同学给家里捎话。这会儿他生怕小美看穿他的谎言,眼神躲闪着不敢瞅她。一中哪儿会有认识他家的同学啊?那是他情急之下,扯的谎罢了。

那天都到饭点还不见他的影,堂弟和堂妹在院子里找遍了,甚至挨家挨户地询问,但都说没有看到他。晚上八点多,他叔叔骑车到一中去找他,校园早漆黑一片,传达室的老大爷根本就不让他进去。要是他再晚一点回去,家里都准备去派出所报案了。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孩子,又是老来得子,父母对他的疼爱可想而知。李士林平时都很守时,从来没有在这种事上让父母为他担心过。

李士林当然不能把这些告诉小美。此刻他心里烦恼诸多,小美下个月初就要去农村插队务农了,虽然离得不远,但毕竟要吃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他这头还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他家成分不好,他有些担心到时政审能不能通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