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路向东

小美的平凡人生 方忆lt 1254 字 2小时前

方忆修改于3.31

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远不如现在这般便捷迅速。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出门旅行通常只能选择乘坐那种速度缓慢的绿皮火车。

与现今风驰电掣的高铁相比,绿皮火车简直就是“蜗牛在爬行”。它的平均时速大约在40到60公里之间,只有在路况特别良好的路段,才有可能加速到80公里以上,而这已经是它所能达到的速度极限了。

因此,只要行程稍长一些,乘客们就必须做好在火车上消磨数日时光的心理准备,与火车一起缓缓穿越城市与乡村。

那天,黎远山在丰县下了火车后,便急忙放下行李跑到售票窗口去买票。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只买到了通往京城方向的硬座票,而且没有通票,更糟糕的是,这还是一趟慢车。

“早知道是这样,在九原就提前买好了。”黎远山不禁懊恼地自言自语道。

由于暄暄叔叔就在旁边,小美也懒得再数落他了。之前方小莉就曾嘱咐过,让二姐夫帮忙把去鲁的通票买好,可当时黎远山却不以为然地摇头晃脑说道:“急什么?等到了丰县再买也不迟啊,又不是高峰期。”

小美忽然想起了二姐夫写的那张字条,“没事,大不了上车后再拿出姐夫写的纸条试试嘛。”

“都用过一次了,还能行?”

黎远山边说边往大衣口袋里掏去,结果手里只有来丰县的两张硬卧票。

“哎呀,我忘了要回字条了!”

“行吧,硬座就硬座,又不是没坐过。”

小美不再说什么,也许人家列车员那边也得留底记录,早知就别提前用掉了,卧铺也没睡几个小时。

原本一次买好到鲁省通票,到时在京中转签字,玩个三两天,然后继续整装东去,根本不用考虑什么排队买票的事。如今却只能先到京城再说了。不过,黎远山说的也没错,又不是旅游季,去鲁省的卧铺不好买,硬座应该能买到吧,对于只能坐硬座的一家人,这段旅程一点不轻松啊。

当然,那时候的出行,坐硬座车厢是普遍现象。一趟长途旅行,往往意味着你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度过好几个日夜,和周围的人挤在一起,共同经历这份漫长而枯燥的旅途。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呢?它给予你充裕的时间,让你去深思、去洞察、去体悟沿途的景致和世间万象。

在平日里,绿皮火车上的乘客并不多,然而每逢每年的春运时节,从火车站到候车大厅,从车厢到厕所,每一处都挤满了归心似箭的旅人,人潮如涌,简直堪比人山人潮。小美前两年春节与黎远山一同回他家时,也曾亲身经历过这般盛况。

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丝毫空隙,汗水、气味和喧嚣相互交织,幸而路途较为近便。每个人的面庞都显露出疲惫与无奈,不过也有少数人脸上绽放着快乐与满足的笑容,也许是即将与亲人团聚,亦或是因为身旁有人陪伴而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