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前方数十里外的一处山林中,两万大羽步兵埋伏于此。
前方是四处精心布置的陷阱,那段路正好有四道险要之地。
按理说,埋伏在此能重创北辽大军,但苏渊却让他们挖完陷阱后,选择在此处埋伏。
步兵们虽不解,仍按苏渊的指示行事,他们在这段路也挖了陷阱,还制造了不少绊马桩。
然而,等待了一整天,北辽骑兵并未出现。
在离他们前方的第一处陷阱处,耶律嫣然正率领三万骑兵追击而来。
她一路追击,却未发现菏洲骑兵的踪迹,心中隐隐不安。
第一次交锋后,苏渊的谋略让她的思维陷入了盲区。
苏渊不仅预判了她的每一步,还反将她一军,令她心生自我怀疑,谨慎之下,难以决断。
于是,她决定以力破巧,率领三万大军逼苏渊无路可退。
然而,苏渊仿佛早已料到她的行动,初次交锋后便消失无踪,不知藏身何处。
一路追击,却始终不见人影,耶律嫣然的不安愈发强烈。
在她身后二十里处,苏渊正带着八千骑兵,不紧不慢地尾随。
初次交锋后,苏渊便料到耶律嫣然会以优势兵力围剿他,因此早已悄然撤至她身后。
耶律嫣然虽智计无双,却万万没想到苏渊并未在前方狙击,而是放弃了正面交锋,转而吊在她身后。
她更不会想到,苏渊之前布下的陷阱,不过是为了混淆她的判断。引她误判!
甚至,苏渊手握两万步兵,却始终按兵不动,只为在最后关头给她致命一击。
此刻,耶律嫣然仍以为自己的布局,已将苏渊的兵力全部引出。
三万骑兵继续推进,周围十几里的地域几乎被他们搜遍,却仍未发现苏渊的踪迹。
“公主,苏渊是否已逃回菏洲关?”女护卫统领问道。
耶律嫣然皱眉沉思。苏渊已完成烧粮任务,手中仅有八千骑兵,不可能再与她纠缠,最大的可能是回军菏洲关。
八千骑兵若全速赶回,半天即可抵达。
难道……耶律嫣然脸色一变。
“快!加速赶往菏洲关!”她立即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