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缓缓入城,刘备一面与众人攀谈,表彰众人功绩,发挥所长拉拢人心,一面则细细打量着到场众人,分析其人站位,暗自揣摩人物关系、派系区分。
忽然,刘备身躯一震,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情绪突然出现剧烈波动。同样在其身旁一起应付百官的张居正与人攀谈着,注意力不曾放在刘备身上,都注意到了对方的变化。
张居正看向刘备,试探着问道:“主公,难道是旧伤发作?”
刘备缓缓摇头,难以置信地抬起一根手指,指向远处一名身姿挺拔修长,身着白袍的少年,声音微微颤抖:“那人,可是琅琊诸葛亮?”
张居正点点头,疑惑道:“在蛾贼作乱时,诸葛家便逃往荆州避难,后诸葛亮被一世外高人收为弟子,教之几年,教无可教,遂携其认我为师。”
“却不知,主公何时见过他?”
刘备长出一口气稳定情绪,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认识军师是前世的事情,今世的自己连荆州都没去过,怎么会认识诸葛亮呢?
他扯了一个谎:“早先听琅琊人谈论过诸葛亮的贤名,其人善画,描摹诸葛亮画像献于我,我因而认识诸葛亮。”
“他既为你徒弟,想必是在你府中任职?”
张居正颔首,一提到诸葛亮,他脸上便多了几分自豪的色彩:“非居正自夸,诸葛亮之天赋,碾压青州一干士人。别看他过完年才十七岁,文采、韬略、治国,包括什么天文地理、墨家工艺等等等等,皆属第一流!”
刘备视线仍死死放在诸葛亮身上,闻言呵呵一笑,心里觉得理所应当,可又不方便表现在脸上,只是答道:“你有福气!”
世间的情分为很多种,有相处日久生出的亲情,比如刘关张之间的情谊,亦有感激感恩之情。
刘备与历史上的任何一名帝王都截然不同,他真的把一些部下当兄弟,也是发自肺腑地感激一些人愿意辅佐自己。
在他眼里,不是自己把某个人征服了,而是某个人前来帮助自己了。
这些人中,功劳最大者,当属诸葛亮。
刘备脑中翻涌起前世死前,诸葛亮跪在自己床边痛哭流涕的模样,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双眸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