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春三月最后一月正是农忙,还有许多的粮食蔬菜没有采收完毕,暂无法详细统计。
杨家旁支缴纳上来的商铺租子、木材、油料等,较上一年减少三成!”
管家说完,翻过一页,还没开口,杨明之那略有思索的表情下,有着对杨家未来的担忧。
“张家今年粮食这块的收益恐怕又是大涨,还有黄家布匹生意都做到秦王城去了,只有我杨家,唉…”
杨明之轻叹,待管家继续汇报。
老管家低着头,看状态好似在忍耐,他继续道:
“家主,杨氏研究所,要一起算进去吗?”
杨明之对杨柏桡乱来并未当回事,摆了摆手:
“他们没有拖杨家后腿就谢天谢地了。”
意思是不想听。
老管家跟随杨家许多年,他抬起头,带着笑意道:
“家主不听,老奴偏要说。”
杨明之无可无不可,喝了口茶,权当随便听听,然后再给自己孩儿一些指点,让他走上正途。
这好不容易摆脱了废柴之名的杨家少主,如今又挂上了无所事事的头衔,真心让人难受。
“杨氏研究所自成立到如今,历经了三个半月。
他们在最近的三个月时间里,产生的收益超过了我们杨府去年全年的收益。”
老管家说完,合上书册,他手中的书册已完全大改,并非是以前厚厚的灰黄书册,变成了如今的黄纸书册,每一张纸翻开,都比以前薄数倍不止。
杨明之听到老管家所说,叹了一半的气,梗在胸膛,上不来下不去。
“再说一遍!”
杨明之带着质疑,带着激动。
“杨氏研究所自成立到如今,历经了三个半月。
他们在最近的三个月时间里,产生的收益超过了我们杨府去年全年的收益。”
老管家傲然重复,说完向杨明之拱手:
“据老奴探查到的消息,少家主成立的杨氏研究所,专门生产纸张,那纸张质优价廉,颇受枫城权贵喜爱,一经在各商铺挂售,几乎是片刻就被人买走。”
杨明之带着怀疑:
“纸张有何出奇,这草纸枫城原本有小家族负责生产,厚重易碎,还难存储,远不如布帛竹简记事实用!”
老管家向杨明之再拱手:
“家主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