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工业的时代

英国公府一家人到达渤海之后,在左其星府中歇了几日,便继续赶往赤海。

左其星在赤海送了廉染一套大宅子。

不说别的,只英国公为霍景安的借条做见证人这事,便值这一处大宅子了。

而且廉染与廉渊的工作之所,也是在赤海,全家人经过商量,便决定到赤海扎根了。

这里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没有人可以闲等着。廉渊的那份外交大臣的活,如今接待国外使团一定是用不上的,但可以接待从外面来的商人,安排迁移过来的居民。

如今外面正逢乱世,大燕境内便成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尽管各地已经加强了管制,能跑出来的人变少了,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

廉渊有时候都在奇怪,即便燕北与渤海郡已经有许多货物可以卖出去,也有了固定的收益,可是要支撑这么庞大的流民潮,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银子能解决的。

他还不知道,左其星已经几乎包揽了几乎整个大弘的食盐货源,只这一项收入,便能将这几处流民的前期安置问题解决。

更别说还有研究院研制的许多新品,已经进到新盟销售。

若不是大弘境内战乱太多,她就要将自己的销售大网,铺满整个大弘。

而这些流民,从安置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要开始从事劳作,按工计酬,相当于左其星花银子请了些人帮她建设城市。

城市建设完毕之后,这些建设者便自然而然的留下来成为了大燕的居民,实属双赢的策略。

所以,在大燕还没有完全宣称建国之前,廉渊这个外交部部长,竟是忙得如同陀螺一般,没有一点闲暇工夫。

这还不如他在上京时,只负责聚贤庄的事情了,整日里极尽附庸风雅之事便能让东家满意。

不过谁让他如今官位太高了呢,廉渊痛并快乐着。

对于廉染来说,这个妇联主任的比起她二哥只多不少。

左其星给了她一支官差小队的支配权,监管赤海境内女子与孩童的安全,且要同时组织女性参与劳动,比如纺织、工厂生产,或是其它农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