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联合考察(5)

撤地设市有两个重要要求,一是人口,二是经济。

人口方面,要求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需要达到一定规模。

中心城区有足够数量的常住人口,才能支撑城市各项功能的运转。

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要达到一定水平。

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而经济发展就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能够带动周边县区的经济发展。

针对这个经济发展,韩德华提出“工业兴爨”十年长期规划和三年计划,把爨乡市打造为“滇西省工业桥头堡”的政策建议被王宏斌采纳。

三年的时间,爨乡地区经济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度超过省会春城市。

甚至1999年还传出了省委省政府搬迁至爨乡市的传言。

当然,如果在那次换届中,威县籍的省长孔贵方要是角逐省委书记成功,很有可能这个传言就会成真。

另外韩德华的政治立场也是坚定鲜明,在爨乡市风云变幻的政局中,始终坚守原则,从不动摇。

也正是基于此,孟津南接任市委书记后,还能容得下韩德华,让他分管工业以及兼任金麟区区委书记。

陈永华打量着徐勃这个曾经韩德华的小秘书,心里感叹到,“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以韩德华的年龄优势,没有意外的话,主政爨乡市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更具有年龄优势的徐勃只要自己不作死,不走背运,别说地厅级,就是省部级也有很大的晋升可能。

陈永华这次不想来富水县,但是王宏斌打了电话,他不得不来。在政治上,虽然从上到下都要求不能有“山头主义”,但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山头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一直坚决反对“山头主义”,强调党内团结和统一,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发展。

这一届滇西省常委班子就已经说明了中央对整治滇西省“山头主义”的态度了,省委书记罗建华和省长程正义一个是外调,一个是空降。

从常务副省长调整为省委副书记的范国庆,从省委统战部部长调整为常务副省长的刘佳慧,都是外省籍。

陈永华对这一切看得都比较清晰,所以这次来归来,但是陈永华不准备过多干预富水县的正常工作。

富水县的烂局,他早有耳闻。王宏斌的亲家杨清林被拘留两次,他也清楚。

对于这事,陈永华还是很佩服徐勃的魄力。

陈永华虽然不是威县人,但是他的身上已经清晰的打上了王宏斌的印记,既然王宏斌已经说起了这事,陈永华就想劝解一下徐勃。

毕竟好钢易折!

随着孙洁的汇报结束,陈永华和胡德禄分别作了指示发言。

撤地设市有两个重要要求,一是人口,二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