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火电厂

今年煤矿整治工作开始后,优化和关停不少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

据保守估算,今年全县的煤矿产量增幅不会太大,前段时间的煤炭工作会议上制定生产计划时。

要求富水县境内共有的41处煤炭企业,在技改后总生产建设能力达到2150万吨/年,总规划产能超过2650万吨/年。

虽然这是县煤炭局和县统计局的预期,但是按照徐勃的估算,今年全县的煤矿产量不但不会增加,肯能还会回落。

总的生产建设能力和实际产量是有区别的,所谓的规划产能,通常只是红头文件上的一个数据,仅能作为大会发言的一个参考依据。

这就标志着将来火电厂一旦建成,富水县的煤炭资源还满足不了火电厂的需求。

这个火电厂项目一旦建成,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吞煤”巨兽。

这就标志着,将来火电厂一旦建成,富水县的煤炭资源恐难满足其需求——这座火电厂堪称实打实的“吞煤”巨兽。

并且这个项目一旦落地,将成为富水县跨越式发展的引擎。

大型火电厂一旦落地富水县,首先就是能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是以直接投资的形式拉动。

大型火电厂项目的落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等,这个甚至有可能会直接带动爨乡市的建筑、建材、机械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刺激全市经济增长。

项目建成后,对于增加富水县财政收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火电厂投产后,会产生增值税、所得税等多种税收,将成为富水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富水县财政收入增长后,就能为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同时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升级,火电厂的运营需要大量的煤炭,那就需要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支撑,会吸引相关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县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能带动就业,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

火电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直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

火电厂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也会创造大量间接就业岗位,如煤炭开采、运输、设备维护、衍生的餐饮服务等行业,进一步扩大了就业规模。

还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供应,大型火电厂能够为县城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富水县财政收入增加后,为了保障火电厂的正常运行,富水县会加大对交通、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火电厂的发展,也会惠及县城其他地区和产业。

这也是徐勃能说服孙洁和李健支持搬迁县工业园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火电厂项目真能落地,像氮肥厂这样污染严重的老旧企业搬迁到别的县区也无所谓。

根据富水县03年县统计局统计,全县年产煤量刚刚突破一千万吨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