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吾竟不如刘备?萧和:先除内奸,再痛击江东鼠辈!

孙权和周瑜对视一眼,主臣二人一笑。

“子敬啊,你多虑了,吾不会给刘备与吾争夺夏口的机会的。”

孙权捋着紫髯,嘴角钩起一抹冷笑:

“公瑾和那吕子明,早已拟定了一道白衣渡江,奇袭夏口之计。”

“此计可轻松破魏延那鼠辈烽火台之策,使我军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破了夏口城!”

孙权刚说罢,周瑜跟着冷笑着接口道:

“夏口城若速破,我江东水军便可迅速北上汉水,击破刘备水军,截断汉水,将刘备的主力隔绝于汉水之北,令其无法退回襄阳。”

“到那时襄阳城,岂非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刘备只能眼睁睁看我们夺取,却无能为力?”

“襄阳城一下,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襄阳南下,一路沿长江西进,两路会攻江陵,刘琮蔡瑁之流岂非瓮中之鳖,坐而等死?”

“江陵一下,荆南四郡传檄可定,则荆州于旦昔之间,便可为主公所有也!”

周瑜也不装了,索性将自己的宏伟战略,一口气尽数展现了出来。

接着略带讽刺的目光,笑看向鲁肃问道:

“主公不费吹灰之力,数月间便灭三刘,得荆州,全据长江,一统江南半壁!”

“莫说曹操尚未恢复元气,就算他已重整兵势,以百万大军前来,我们又有何惧哉?”

白衣渡江?

鲁肃目露奇色,忙问道:“主公,何谓白衣渡江?”

周瑜便不紧不慢,将吕蒙献上的这道计策,向鲁肃这个孙权心腹道出。

鲁肃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他二人对夺取夏口,为何会如此自信。

沉吟片刻后,鲁肃却眉头一皱。

“吕子明此计虽妙,肃以为却有两处缺陷。”

“其一这两国交锋,私下里商人往来不断,乃是古来的默契。”

“子明这一计,却要我军冒充商人,借着刘军士卒对商人疏于提防的软肋破烽火台,进而偷袭夏口,其手段似乎略有些不光彩,肃只怕事后会遭人诽议。”

鲁肃道出了适才与周瑜同样的顾虑。

顿了一顿后,接着又道:

“其二,就算我们拔除了夏口烽火台,大军出其不意兵临夏口城下,倘若没有城中内应配合的话,想要速破夏口未必就有十成把握。”

“如此一来,刘备依旧有及时抽兵来援的机会,这夏口一战仍可能演变成一场鏖战。”

听得鲁肃的顾虑,孙权和周瑜彼此又是笑而对视。

“子敬啊,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厚道。”

“兵不厌诈的道理,你应该很清楚才对,战争只看结果,至于过程光不光彩,何必在意?”

孙权用同样的理由,将鲁肃的第一个顾虑轻松驳回。

“至于内应,子敬你能想到,吾又岂会想不到?”

周瑜嘴角扬起些许自负,冷笑道:

“刘表病亡,三刘分裂,刘琦也好刘备也罢,其麾下部将中,心存恐惧,欲另谋出路者不在少数。”

“吾已责成吕子明,于夏口刘备部将中,以厚赏笼络一将为内应。”

“只等我大军突至,城中守军军心慌乱之时,此人便会趁势发难,里应外合夺门放我军入城。”

“夏口城,弹指可破也!”

听得孙权和周瑜所言,鲁肃彻底无话可说。

很显然,孙权和周瑜主臣,已是趁着自己不在,将夺取夏口的每一个细节,都已经谋划周密。

孙权背盟,背后捅刘备一刀的决心,明显已无可更改。

身为臣子,到了这般地步若还再反对的话,那就是不懂为臣之道了。

见鲁肃被说服,周瑜遂向孙权一拱手:

“主公,事不宜迟,我们得即刻动手。”

“我这就赶回柴桑,率现有驻军突袭夏口,主公尽快赶回巢湖,发后续大军随后跟进。”

“五日之内,瑜定将捷报,送回江东!”

孙权精神大振,豪然大笑:

“好,吾这应回巢湖,令程老将军率军往夏口与公瑾你会合。”

“吾便在秣陵城中,坐等你美周郎的捷报!”

当周瑜乘船,由枞阳赶往柴桑之时,萧和乘坐的斗舰,也在赶往夏口的路上。

日是黄昏,战船驶入夏口水营。

“还好,我没来晚…”

当看到夏口城仍在之时,萧和如释重负,暗松了一口气。

为掩盖身份,防范江东细作,萧和并未直接亮明身份,而是借用伊籍的名字登岸入城,直奔郡府。

华灯高挂时,萧和已身处郡府正堂之中。

刘琦和魏延,此时才得知萧和到来,二人双双赶来。

“和拜见公玮公子!”

萧和见刘琦到了,起身上前揖身见礼。

“琦久闻萧军师大名,樊城水淹曹营之计,当真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