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刘备乃高祖转世?孙权:我两次不要脸,竟换来三次被虐?

“公瑾莫激动,吾从一开始目标便不是合肥,而是意在荆州呀。”

孙权亲自起身上前,为周瑜倒了碗汤茶,送到了他手中。

意在荆州?

四字一出,周瑜神色一震,蓦然间似已猜到了什么。

一旁鲁肃却是一头雾水,听不出言外之意。

孙权也不解释,回头瞟了吕蒙一眼。

吕蒙轻咳了几声,遂将全盘布局,向周鲁二人摊牌道知。

周瑜脸色微变,明明已猜出了端倪,却仍是吃了一惊。

鲁肃则是骇然变色,腾的跳了起来,激动的叫道:

“主公,肃几度往返与荆州江东,费尽唇舌才说服刘备冰释前嫌,重新与我江东结盟,释放程老将军,共抗曹贼!”

“主公岂能出尔反尔,转眼间就再次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发兵偷袭荆州?”

鲁肃情绪激动之下,竟公然指责孙权“背信弃义”。

孙权眉头一皱,面露不悦,目光斜瞟吕蒙一眼。

“鲁从事此言差矣,那刘备既与我们结盟,就该将我被俘士卒,还有程老将军无条件放归,方能显示其结盟的诚心。”

“可那刘备呢,却以程老将军做要胁,逼迫我们白白送他几万丁口,这是盟友该做的事吗?”

“所以说,是那刘备不义在先,今主公兵发荆州,只是以牙还牙罢了,何来背信弃义之说?”

吕蒙站出来替孙权打起了圆场。

这一番巧舌如簧的辩解,一时竟令鲁肃无言以对。

憋了半晌后,鲁肃只得看向周瑜:

“公瑾,主公此举,你又怎么看?”

他以为,周瑜有君子之风,这一次会站在他这一边。

毕竟孙权可是两度背盟,任谁只要稍有风骨,皆会视之为不耻,何况是江东美周郎。

可惜他不知,此时的周郎,已非当年的周瑜。

那一箭之仇,瘸腿之恨,已令他将报仇雪耻,置于了心中首位。

其他皆要为此让位。

面对鲁肃的“求助”,周瑜只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只要结果是我们能击灭刘备,攻下荆州,过程如何,手段如何,皆不必太过在意。”

“子敬,兵者诡道也,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不可太过迂腐也。”

鲁肃哑然。

他难以置信的看向周瑜,震惊于自己素来敬仰的那位美周郎,竟然也能堕落至此!

鲁肃的眼神,渐渐有震惊,变成了失望。

然木已成舟,程普的奇袭之军,早已出发了数日,再说什么也已经于事无补。

“肃两度出使襄阳,全力促成孙刘两次结盟,主公却两次背盟,实乃陷肃于不义也,唉——”

鲁肃一声失落无奈的叹息后,向孙权揖了一揖,转身退出了帐外。

看着鲁肃离去背影,同样是失望的摇头一叹:

“子敬胸有大略,却拙于奇谋,终究是不及公瑾,比及子明你也多有不及呀。”

责备鲁肃之时,孙权顺势又夸赞了周瑜和吕蒙一番。

“子敬性情厚道,却不善变通,主公勿怪。”

周瑜先为鲁肃开脱,尔后拱手道:

“凌公绩的大军此刻想必已过夏口,正直扑巴丘。”

“主公,兵贵神速,我们当即刻大军出发,随后将夏口城拿下才是!”

孙权深以为然,欣然下令全军开拔。

当晚,数万江东军主力,便离濡须坞西去,直奔荆州而去。

两日后,水军抵达樊口以东江面。

孙权与众将立于甲板上,正兴致勃勃的商讨着攻取夏口的战术部署。

徐盛等诸将已知晓真相,想着再攻夏口,一雪前耻,无不是精神大振,斗志昂扬。

“主公,都督,前方有船队前来,似是我军旗帜!”

陈武一声大叫,打断了众人热议。

孙权及众人抬头凝望,果然见上游江面上,有四五十艘战船正顺流而来。

船队零零散散,全无阵形章法可言,俨然是吃了败仗狼狈逃归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