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明明劝的是曹操向刘备请和,怎么转眼之间,变成了孙权向曹操请降?
这不比向刘备请降耻辱万倍?
“主公乃江东之主,与那曹贼平起平坐,焉能因畏惧刘备,便向曹贼伏首称臣?”
“是何人劝主公这么做的?此人当杀也!”
周瑜反应更加激烈,跳将起来便是怒不可遏的一通反对。
一句“此人当杀”,听的吕蒙不由一哆嗦。
孙权不想周瑜如此暴怒,一时竟心下发怵,只低头干咳,没敢回应。
“吕子明,是不是你鼓动主公向曹贼请降,令主公蒙羞,令我江东蒙羞?”
周瑜矛头很快指向了吕蒙。
吕蒙只得干咳几声,佯作淡然道:
“蒙以为都督所言不误,曹操乃大汉丞相,代表的乃是朝廷和天子,主公归顺曹操便是归顺朝廷,归顺天子也。”
“主公乃大汉吴侯,归附朝廷天子,乃是天经地义的忠义之举,怎能说是蒙羞呢?”
周瑜勃然大怒,厉声斥道:
“你休得在这里强词夺理,天下人皆知,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许都那位天子,只不过是曹贼手中傀儡而已。”
“归附曹贼,便等同于做汉贼,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敢自称忠义?”
吕蒙被周瑜怼到理屈词穷,额头汗珠刷刷直滚,只得无奈的看向孙权。
这时。
缓过神来的鲁肃,则是一脸凝重的看向孙权:
“主公即使碍于颜面,不愿向刘备请和,也不该转而向曹操请降啊。”
“抛开曹操汉贼的身份不说,曹操的奸诈和实力,皆是远胜于刘备,主公向其请降,无异于引狼入室,与虎谋皮。”
“从眼前来看,或许是有利可图,可从长远来看,必会为我江东埋下大患。”
“鲁肃主公以长远计,万不可如此目光短浅呀!”
鲁肃还是老一套,万事要以抗曹大业为重。
孙权原本心下还觉理亏,可被周瑜鲁肃这两个臣子,你一言我一话的“教训”过后,却是越听越觉窝火!
“砰!”
孙权猛一拍案几,怒喝道:
“周公瑾,鲁子敬,你们两人何敢对吾如此咄相逼!”
“吾倒要问问你们,我孙权是主公,还是你们是主公?”
鲁肃心中一凛,陡然间意识到,自己言语过界,触碰到了孙权的底线。
周瑜却无视孙权质问,迎着孙权怒目,厉声道:
“江东之主,自然是主公你,可主公你这江东基业,却是伯符百战开创。”
“瑜受伯符托孤,自当尽心竭力辅佐主公,岂能坐看主公你误入歧途而不忠言进谏,我岂不是…”
孙权拳头渐渐握紧,那压制多年的怨气,此刻已脱闸而出。
当年孙策托孤于他,江东上下人人都认为他不如孙策,担不起这江东之主的重任,不服者多如牛毛。
正是靠着张昭和周瑜的拥护,他方能平定各方叛乱,坐稳了这江东之主的位子。
可就算他励精图治,将江东治理到蒸蒸日上,所有人嘴上不说,心里边却仍旧认为他不如孙策。
孙策,就是他的逆鳞。
此时周瑜情急之下,想搬出孙策来压他,正是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住口!”
孙权忍无可忍,拍案而起,怒道:
“我大哥已死了多少年,你休要将他搬出来压我,我乃江东之主,我想怎样就怎样!”
“你周瑜若是不服,你就去九泉之下找我大哥去,继续做他的臣子便是!”
大堂内,霎时间一片静寂。
鲁肃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孙权,万没料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分明是对孙策的不敬,对周瑜积怨已深啊。
还有那句让周瑜去九泉之下找孙策,又是什么意思?
翻译过来,这不就等于在说:
你去死吧!
周瑜也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