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专心后勤

“小弟喜欢读书、喜欢看史书,我看他去乌斯藏也行。”徐达也闲不住,说道,“他去了乌斯藏肯定没心思打仗,说不定要去找恭帝。”

马寻对打仗好像不算特别热衷,但是不少人也知道他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每到一个地方先找特产、查地方志。

常遇春就笑了起来,“上位迎回来了理宗的颅骨,小弟去请回来恭帝的遗骸,那也合适。”

南宋恭帝赵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是本质上就是。毕竟他是奉遗诏继承帝位,最终还是只能随谢太后一起降元。

只不过他看似是比宋徽宗、宋钦宗的待遇强一点,被送去乌斯藏当了喇嘛,当了几十年俘虏也难逃被元朝皇帝赐死的下场。

马寻就不客气的说道,“我和那些人可不一样啊,我佛经都读不明白,可不想学一些番僧。那些人取人皮为鼓、以腿骨为法器,我可做不出来。”

众人愣了一下,觉得马寻危言耸听,“小弟,你这是在瞎胡说了吧?番僧也是僧,哪能做这些事情!”

“还真有喇叭做这些事情,你们以为取宋理宗的颅骨只是彰显功绩?”马寻说道,“那多半是一种法器,乌斯藏那边可不少。”

解放之初,很多农奴都被称为两条腿的牲畜,一些农奴不只是生来要为那些地主、僧众打工,死后也要被剥皮抽骨作为法器。

现在乌斯藏那边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很难说,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绝对好不到哪去。

而听到马寻这么说,大都督府的这些人心里也开始发怵,他们不觉得马寻在开玩笑。

他们也知道马秀英、马寻这姐弟两个都喜欢读史书,这位国舅更是杂书看了一大堆,好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知道一些。

那他说的那些,就不是凭空捏造了,怎么还有这么古怪的邪僧?

番僧那也是僧啊,虽然一些人对和尚没多少好感,可是也不应该做那些听着就不是人该做的事情啊。

邓愈就更郁闷了,他更想要去打和林,但是上位显然没有这个打算。

这一次汤和要去打明夏,邓愈实际上是要给汤和打下手。

暂时的安排是安排邓愈坐镇襄阳,筹措运输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供应从征各部。

所有人都在为汤和封公做努力,邓愈这个战功彪炳的卫国公现在就是在给汤和这个中山侯搞后勤。

没办法,谁让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呢,而且在军中和淮西人的关系都很好。

汤和的军功不够出类拔萃,但是大家普遍也都对这个老大哥服气。帮他搞后勤之类的事情,邓愈这个‘弟弟’也没任何意见。

在玩笑之后,马寻找到了傅友德,“颍川侯。”

傅友德连忙客气拱手,“国舅有礼了。”

马寻笑着说道,“说起来我们还是同乡。”

傅友德连忙谦虚说道,“不敢攀附,我虽是相城人,只是早年逃难去了颍州。”

傅友德是宿州相城人,也就是以后的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