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铁证如山

";且慢。";贾诩突然开口,拦住了正要离开的传令兵。

余谨挑眉看向贾诩。后者轻轻摇头,示意传令兵退下。待房门关闭,贾诩才压低声音道:";大人,此事不宜声张。";

";哦?";余谨放下手中茶盏,";先生有何高见?";

";夏承宗在玄州经营二十载,根基之深,远非我等想象。";贾诩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朝中还有多少北蛮的耳目。";

余谨若有所思:";先生是说......";

";不错。";贾诩点头,";夏承宗在朝中的党羽遍布,关系网错综复杂。一旦消息走漏,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还未等我们将证据呈递天听,这些信件就会不翼而飞。";

余谨眼中寒光一闪:";那依先生之见?";

";上书朝廷一事,需从长计议。";贾诩压低声音,";大人虽有钦差之命,但说到底,在朝中并无根基。若是贸然上书,恐怕还未见到圣上,就会被夏承宗的党羽拦下。";

余谨想起自己那道来历特殊的任命文书,不由得苦笑。虽然那的确是真实的任命,但他在朝中确实是孤掌难鸣。

";我们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贾诩继续道,";找到一条直达天听的路径。唯有将此事当面呈递圣上,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那夏承宗被擒一事......";

";也要暂时封锁消息。";贾诩斩钉截铁道,";不仅如此,整个玄州的消息都要严加控制。绝不能让北蛮察觉到任何异常。";

余谨点点头:";若是让北蛮得知夏承宗已被擒,只怕会打乱他们的部署,提前发难也未可知。";

";正是此理。";贾诩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一面派人暗中调查夏承宗在朝中的关系网,一面寻找合适的时机上书。";

余谨沉吟片刻,突然问道:";先生以为,需要多久?";

";快则一月,慢则三月。";贾诩回头看向余谨,";关键是要找到那个能直达天听的机会。在此之前,玄州表面上一切如常,暗地里却要严加防范,以防夜长梦多。";

余谨点点头,对贾诩的建议深以为然。这盘棋,不仅要走好眼前这一步,更要为后面的局势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