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连忙推开驿丞,带着几名心腹往草料场的方向过去。
“老人家,怎么称呼?”
杨毅勾起嘴角微微一笑,却是伸手将驿丞搀扶起来,那驿丞战战兢兢,有些不知所措,嘴里嘀咕半天,才应了一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卑职姓马,单名一个禄字,劳烦大人相询,这粮食的事情,实与小老二无关啊!”
“呵,没事,张将军的脾气是直了点,其实事情也并未到了那么糟糕的地步,我想问一问,郡中户氏是什么门路?为何‘田家’明明可以独享这份捡来的便宜,还要和他们分一杯羹?”
其实这件事并不复杂,张阳以军令集结粮草的事情,本来就瞒不住,何况张罗这件事的,还需要当地的防卫使配合,在“刘克勤”的助力下,这大批粮草很快便以“火凤军”的名义集结完毕,数百车的粮食,可谓堆积如山。
如此多的粮食,除了一大部分是粮仓所屯,甚至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国债”的形式,自民间聚集,每当大战之时,都有这番操作,这就是藏粮于民的好处。
通过发行“国债”,既可以让民间的粮食汇集起来用作战事,也可以将支付的款银延后发放,这期间算上“通货膨胀”,朝廷怎么算都是赚的,毕竟此时的“筹粮令”并不会算上利息。
“火凤军”兵败的消息,连杨毅逃往南边水寨时,都被徐朱宏追上来告知,距离杏山这么近,安平郡比杨毅还要先一步得到消息,想必那个时候,这位刘郡丞就在打这笔粮食的主意了。
毕竟“筹粮令”发放的票据,最后是由朝廷支付款项,而粮食堆积在驿站中,完全可以用“火凤军”消耗的名义,令它们消失,谁又能真的去找出这支败军的人来询问真假,三十万斤粮食听起来很多,几乎是整个安平郡的全部积蓄。
但放在整个战事上,不过是区区一件小事,甚至都不会写在军报上,更不可能用这三十万斤粮食的缺失做理由,来搪塞整个战事的失败。
张阳第二次来时,就没有动粮草,因为他自己心里都没有底,能不能活着回来,与其资敌,还不如留在这里,这种行为,也助长了刘克勤的胆气,再加上最后这一千多的“火凤军”离开,粮草成了无人看护之物,单凭几个驿站的卒卫,根本无法抵抗刘郡丞的强权压力。
万万没想到,本以为根本不会翻身的“火凤军”真的又回来了,而此时的粮食却都已经被转移,就凭已经失势的“田家”根本做不了这件事,必定还有人在朝堂上掩护,才会让他们如此有恃无恐。
杨毅很快便将注意力,放在那个“户氏”身上,因为易地而处,杨毅也想着独吞这笔横财,这三十万斤粮食,现在已经快要到了三十万两白银的价格,再过些时日,甚至还可能会翻倍,甚至达到百万两白银,如此一笔巨大的财富,怎能不令人心动。
“除非有着必须分润的原因,否则,谁也不能从我嘴里挖出一两银子去,毕竟这可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才污来的。”
杨毅如此想着,便觉得那个户氏十分有问题。
“这……”
驿丞欲言又止,似乎多有顾忌。
“老人家,见你年岁不小,驿丞这差事怕是干不了了,又摊上这样的责任,无论张将军是否追究,朝廷都要和你秋后算账,我若是你,便求得一笔横财,隐姓埋名,远离京洲。”
杨毅说着话,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金弹子”,虽然黄金不纯,可却是实打实的“金子”,便是这么一颗,也能当做百八十两银子用,算得上是这驿丞足足三年的薪俸了。
马禄眼前一亮,伸手就要去拿“金弹子”,可是捏住“金弹子”的手用力拾起,却发现它好似生了根一样的长在杨毅手掌中,明明杨毅并没有握住它,却硬是无法拿起。
马禄也是个明白人,立即便晓得以杨毅的武艺,杀他如切菜,如果想要拿到这笔钱财,必然要回答杨毅的问题。
“实话便跟大人说了吧,这‘户氏’以前只能算是安平郡的一家富户,算不得什么权贵,全因家中生得一个女儿嫁给了当今朝廷中的大官,这才成了郡中,连刘郡丞都不得不‘合作’的豪门。”
“哦!什么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