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他改变了道口

朝阳市新班子的人事调整尘埃落定后,秦墨对董远方的 “无条件支持”,依旧是干部圈子里热议的话题。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市里的核心岗位本就稀缺,像政府秘书长、常务副市长这类关键职位,历来是市委书记与副书记(或市长)争夺的重点 。

毕竟每个重要岗位都关乎权力分配与下属拉拢,不少地方为了敲定人选,常委会议上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要靠省里协调才能定夺。

可秦墨偏不按常理出牌,只要是董远方在人事讨论中提出的建议,她不仅没有半句反对,还会主动帮着补充推荐理由,从发展需求、干部实绩等角度佐证人选的合适性,几乎是照单全收。

有常委私下跟身边人感慨:

“以前总听说新班子搭班要磨合,没想到秦书记和董书记这么合拍。董书记提的人,秦书记都点头,咱们这些人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

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秦墨表了态,其他常委便纷纷附和,人事方案往往能顺利通过。

而省里在审核朝阳市拟提拔的省管干部名单时,看到新班子如此团结,且推荐人选均有扎实实绩支撑,也毫不犹豫地全部批准,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

这种 “上下一心” 的人事调整氛围,在朝阳市近年来的官场中,实属罕见。

就在大家还在琢磨秦墨与董远方的 “默契” 究竟源于何处时,朝阳市换届结束还没多久,董远方尚未正式接替秦墨出任朝阳市市长,一批名为《他改变了道口》的博文突然在互联网上悄然传开。

彼时的互联网虽不像后来那般普及,但论坛、博客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这些博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董远方担任道口县委书记三年来的所作所为一一呈现。

博文里详细记录了他推进的每一项工作:

从十大民生工程落地,到扩建食品产业园,引进两百多家食品农牧企业,带动数十万人就业;

从率先落实农业税全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到推动劳务外迁与农村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让闲置土地 “活” 起来;